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汝南县 汝南县小沼气带来大效益

汝南县小沼气带来大效益

       美化了乡村节约了能源富裕了农民

汝南县小沼气带来大效益

    本报讯 (通讯员 李勤玲 邵建民)张振起是汝南县三里店乡宋庄村第一批建沼气池的农户,沼气做饭照明,沼液、沼渣作肥料,每年不仅可节约柴、煤、电费2000多元。他的3亩大棚蔬菜亩均节约投资300元,每年还收入3万多元。至目前,像张振起这样受益于沼气建设的农户,该县有8500多户。

2006年以来,汝南县把大力发展沼气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点、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创新“生态文明示范村”的有效载体,提出了小沼气、大产业、大效益的指导思想,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猪-沼-菌”、“猪-沼-粮”等生态模式,形成了“农作物秸秆喂牲畜-牲畜粪便变沼气-沼液沼渣还田种植农作物-农作物秸秆再用来饲养牲畜”的良性循环生态链。目前,该县已建沼气池8500多口,发展各类沼气生态模式面积10多万亩,建成30个沼气示范村,每年可增产节支2600多万元,取得“一气带三料”(燃料、饲料、肥料)、“三料促五业”(种植业、林业、养殖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五业出四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效益。

在汝南县罗店乡双庙、小王寺、尤庄等村,遍布农户的沼气池,不仅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目前,全乡形成了秸秆处理-畜禽饲养-沼气-绿色农产品的生态经济循环链条。

说起沼气建设的好处,双庙村农民深有感触。作为养猪专业村,昔日村庄内柴草乱垛、蚊蝇乱飞、畜禽粪便横流。2006年,该村作为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大力发展沼气建设,统一规划,进行了“一池三改”。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户,水泥路两旁绿树成行,一个个农家小院整齐划一,环境干净整洁,庭院花果飘香。

曾为村容村貌整治发愁的双庙村党支部书记吕建军感叹地说:“沼气建设可帮了俺大忙。如今,畜禽粪便成了‘香饽饽’,家家户户建了沼气池,不仅美化了乡村,节约了能源,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可真是一石三鸟呀!”

该县板店乡刘营村农民董大会在当地率先建成了沼气池,搞起了“养殖-沼气-果菜”生态种养模式,年收入近3万元。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该村60%的农户建起了沼气池。目前,全乡已建沼气池1000多口,发展集养猪、沼气、种植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田8000亩。该乡的刘营、唐营、潘庄、马屯、板店等7个村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小小沼气用处大,能照明能做饭,烧水洗澡真方便;养猪养羊不垫圈,种地不花化肥钱,美化环境无污染……”这是当地群众对沼气建设的由衷称赞。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37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