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汝南县 汝南县合作组织激活农村经济

汝南县合作组织激活农村经济

 

本报讯 (记者 刘仁忠 通讯员 峰)近年来,汝南县不断加大培育、引导、扶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力度,为农民增产增收架起了致富桥。目前,全县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80多个,涉及种植、养殖、销售、加工、运输等行业,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该县结合无公害蔬菜、花木、畜牧等特色产业的发展,鼓励引导村、组党员干部和群众成立经济合作组织,并在产业化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标准化等方面,优先选择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作为实施载体,为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目前,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拥有会员5万余人,涉及基地面积达28.5万亩,带动农户15万户,通过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指导帮助,农民年可增加收益2.1亿元。

汝南县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载体和农民奔小康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该县引导能人牵头,充分调动农民经纪人走家串户、活跃市场、传递信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成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村大力发展蔬菜协会、养猪协会、花木协会、农机协会、花生协会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这些经济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使全县5万多农民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闯市场。

该县官庄乡花木协会,为400多会员产前提供花木良种,产中提供管理技术,产后通过网络提供销售信息,带动周边14个村2000多农户种植花木,组织近百名营销人员,常年在外跑市场、抓销售。目前,全乡家家户户种植花木,花木面积突破15万亩,仅此一项人均增收540余元。

该县在引导农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四型”并进的发展格局,即能人带动型,由种植、养殖大户牵头,组织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同解决品种、技术、销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龙头带动型,当地龙头企业为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直接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并为农户提供优良品种、技术资金等服务;产业链条型,由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户、农技人员、经纪人联合组建专业协会,形成种养、服务、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政府部门带动型,由政府部门+专业大户+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由政府牵头成立合作组织,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开展信息、技术、流通服务,使农民与市场对接起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规模,增加了农民收入。由县农业部门牵头成立的汝南县农民致富协会,常年聘请省、市、县农技人员担任技术顾问,向会员传授实用技术,提供供销信息,帮助会员解决资金困难等问题。协会成立两年来,会员已由当初的不足200人发展到现在的800多人,辐射带动1.8万多农户,户均年增收可达1480元。

该县老君庙镇孙屯村是全国有名的农机专业村。该村于2002年在全县率先成立了“农机协会”。协会主要功能是收集麦稻收割信息、机器维修服务及农机交易信息等,仅每年跨区作业一项全村年纯收入就在千万元以上,有不少农机大户年收入超过10万元。受“农机协会”互惠互利的启发,该村农民又于2007年自发成立了“贷款担保协会”。协会成立以来,吸收会员200多户,信用社共向会员投放贷款总额450多万元。如今,全村拥有各种大型农业机械1500多台,户均2台以上。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40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