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汝南县 七旬老人孙生财 义务修桥补路14年

七旬老人孙生财 义务修桥补路14年

□晚报记者   王建成

 

一位七旬老人,14年如一日,义务为当地百姓修桥补路。当地干部和普通群众称赞他为新时期的活雷锋,先后给他送去了10多面锦旗、20多封感谢信。这位老人就是汝南县金铺镇潘湾村村民孙生财。

68下午,当听说记者是来采访活雷锋孙生财时,潘湾村的妇女主任徐仙告诉记者:“他可是我们村的大好人。他不图名,不图利,义务补桥修路10多年。不少人说他傻,但我们却很佩服他。”

面对百姓的连声称赞,闻讯赶来的孙生财却说:“我老了,没什么事可做,平时只不过是骑着三轮车修桥补路,有啥功德?”

孙生财修桥补路的事要从14年前说起。1996年冬季,潘湾村辛庄村通往县城的石桥被货车轧塌了。村干部多次找人维修,但施工方都嫌报酬少,一一拒绝。当时57岁的孙生财听说没人愿意修桥,坐不住了,心想,不如我把桥修好,一是锻炼了身体,二是能为村里办件好事。于是,孙生财找到村干部,要求义务修桥。他对村支书说:“不要帮工,不要报酬,我保证把这座桥修好。”为了修桥,也为了自己的一份承诺,孙生财每天起早摸黑,从沟里挖土一锹一锹往上垫。他蹬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到处捡砖头。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孙生财把轧塌的桥垫好了。

看着大人小孩从自己修好的桥上走过,孙生财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从那时起,孙生财就像着了迷一样,除了干农活外,他没事就推着三轮车,拿着铁锹,捡砖块、石子,修桥补路。

潘湾村李堤村前有一条东西路,年久失修,道路坑坑洼洼,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孙生财知道后,每天蹬着三轮车到2.5公里外的三门闸乡桃园铺村石料厂旁边,捡石子,每天往返10多趟。当石料厂的老板得知他捡石子是义务修村里的道路时,甚为感动。老板对孙生财说:“孙大爷,你到厂里拉吧,只要是修路,拉多少我都支持你。”有了石料厂的支持,他每天都拉10多车石子去垫路。

孙生财先后更换了3辆三轮车、用坏了10多把铁锹。经过4年努力,2008年麦收前,孙生财将原来坑坑洼洼、泥泞不堪的路修得平平整整。

记者了解到,孙生财的家中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三间瓦房破烂不堪。如果不是用几根木桩支撑着,瓦房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孙生财说,60岁的老伴患有脑血管病,长年吃药,需要有人照顾。更为不幸的是,他的儿子去年在外打工时遭遇矿难死亡。虽然遭遇不幸,但是孙生财从没向政府伸过手。

14年来,孙生财义务补路20多公里,修桥3座,疏通涵管10多孔,足迹遍步金铺镇、张楼乡、三门闸乡3个乡镇的10多个村、2个敬老院、4所中小学校和3家企业。当地干部群众先后给他送去20多封感谢信、10多面锦旗,称赞他为新时期的活雷锋。令孙生财感动的是,金铺镇政府近日奖励他一辆崭新的三轮车,并为他们老两口办了农村低保。

当别人问起孙生财年纪这么大了,今后还会不会继续修路时,孙生财老人严肃地说:“我只是修桥补路,没想到镇政府这么关心我,还给我买来三轮车。只要我能动,我就会坚持下去。”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43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