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汝南县 常兴乡农民巧觅市场商机
常兴乡农民巧觅市场商机
打“鲜”字牌 卖“稀”字货 做“早”字文章
常兴乡农民巧觅市场商机
本报讯 (记者 万青峰 通讯员 杨明华)
打“鲜”字牌。近年来,在一些大城市,吃新鲜、吃时尚、吃健康已经成为市民的新理念,特别是尚未完全成熟的鲜花生、鲜毛豆等新鲜农产品受到市民的追捧,这一新的市场需求给农民带来了无限商机,广大农民把目光紧紧盯住城里人的餐桌和饭碗之外,该乡部分农民学会了精打细算,柏丈屯村的村民施国顺就是其中之一。他从2009年春天开始,在自家承包的田地种了2亩早春玉米。不到6月底,仅卖玉米棒就收入5000多元,比原来种植油料作物增收的空间要大得多。尝到了甜头的施国顺对农业科技情有独钟,去年他种植早春花生、大豆5亩,每天都有新鲜的早春农产品供应城乡市场。对此,乡党委、乡政府积极引导群众打“鲜”字牌,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增加收入。今年,全乡早春庄稼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3.6万亩。
卖“稀”字货。常兴乡地处薄山湖南灌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环境非常适宜小杂粮的生长。近年来,该乡依托独特的天然优势,先后引进了7个小杂粮优质品种,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农户大力发展谷类、豆类、薯类等小杂粮种植加工。同时,加强对农户的种植、管理、加工技术的指导培训,有力地保证了小杂粮产品品质。该乡还引入“公司+农户”市场运营机制和经营管理模式,引导农民抱团闯市场。截至目前,该乡已建成25个小杂粮生产基地,发展大规模小杂粮加工企业2家,产品有“窝窝头”、红薯干、粉条等五大类10多个品种,年产值3000多万元。
做“早”字文章。近年来,常兴乡大力倡导“时差农业”,推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晚我早、人少我多、人多我反季节”的种养模式,注重在改变传统农时上下工夫,打好时间差,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以早成熟、早上市的优势,抢占市场空当,唱活特色增收戏。同时,该乡还注重在“晚人一步”上做文章,推广种植秋延迟蔬菜、夏秋晚熟瓜果,使其比依照传统农时种植的作物效益高出一倍以上。截至目前,该乡“时差农业”种植面积已超过万亩,1000多农户从中受益,亩均效益突破3000多元,比普通模式种植效益提高一倍以上。
责任编辑:wind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438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