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汝南县 汝南县着力劳务输出转型

汝南县着力劳务输出转型

外出挣票子 借地换脑子 回乡办厂子

汝南县着力劳务输出转型

本报讯 (通讯员 峰)1122上午,笔者走进汝南县三门闸街道办事处黄庙社区, 绿树掩映下的村落里是一座座瓷砖罩面、铝合金门窗的民房;一个个整洁的农家小院里,不是停着摩托车,就是停着四轮拖拉机;室内,大都安有电话和大屏幕的彩色电视机……村庄里几乎碰不到年轻人,一位妇女告诉笔者:“村里年轻的劳力都打工去了。”

从卖力气吃饭到凭手艺挣钱

近日,汝南县留盆镇北田村青年李鹏飞带着在县里考取的焊工证书,到北京一家建筑公司打工,签下月收入近2000元的合同。“去年我到郑州一个建筑工地干活,没有技术,只好打杂工,干的活重不说,开的工资也低。今年俺到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免费参加了焊工培训,取得了中级焊工证书,如今怀揣证书外出打工,工资比以前高出一倍还多。”谈及学技术的好处,李鹏飞深有感触。

近两年,汝南县充分利用职业培训教育资源,建立了以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县“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为主的培训网络,对外出农民工进行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全县像李鹏飞一样取得电脑、焊工、厨师等资格证书的农民已超过5000人。

从自发分散到有组织输出

随着人流跑出去,找不到活干再回去的经历,在外出务工者中并不鲜见。为减少这种盲目性,汝南县积极疏通劳务输出渠道,采取“依靠政府送出去,依托市场引出去,借助典型带出去”的输出方式,使该县的劳务输出井然有序、稳步发展。全县17个乡镇(办事处)都建立了劳动保障所,277个村均设立了劳务输出信息员,在北京、天津、武汉、郑州、广州等地设立了劳务输出办事处,形成了上下贯通、纵横相连、灵敏高效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

为了提高农民工素质,适应劳务市场多方面需要,让劳务输出形成品牌,该县及时调整输出方案,建立了以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县“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为主的培训网络,由直接输出转为先培训后输出,根据用工信息,开展订单培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搞好输出,确保劳务输出的高成功率。截至今年10月,全县输出劳动力20万人次,劳务收入超过14亿元。

由打工仔到企业家

从最初打工“挣钱填肚子”到“赚钱盖房子”,再到“筹资办厂子”,汝南县劳务输出还出现了“输出—成长—积累—创业—回流发展”的趋势。留盆镇前徐村村民徐长福外出打工多年后,回家乡投资创办了和富达木业有限公司,安排当地富余劳动力200余人,年创利税10万多元。

目前,该县像这样外出打工有了资本积累、返乡创业当老板的农民已有5000多人,创办各类企业600多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44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