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上蔡县 上蔡:信息化铺就农民致富坦途
上蔡:信息化铺就农民致富坦途
建网络桥通四方 觅商机耳聪目明
上蔡:信息化铺就农民致富坦途
本报讯 (通讯员 董爱国 宋永亮)只有360户的上蔡县和店乡六肖村今年外销花木10多万株,花农人均收入达2万元。问起该村农民快速致富的奥妙,村党支部书记夏常田高兴地说:“是信息化造就了俺农民的致富路。”目前,全村上网农户达108户,拥有手机320部,电话入户率100%。信息化已成为该村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六肖村只是该县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如今在上蔡县,全县459个行政村都建立了具有独立域名的农业信息网站,农业信息员有500多名,上网农户有11200多户,达到了县有信息中心、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员的标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上蔡是农业大县,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现代农业的进程中,该县始终把农业信息化作为打造现代农业的一个主攻方向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完善市场体系、健全信息网络入手,强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农产品架起通向国内国际市场的直通车。近年来,该县先后投资1.2亿元建成了卧龙岗、黑龙潭、白云观等10个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和农业商品基地。这些市场紧连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各类著名超市,农民不出门就可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上蔡县大力实施农网入乡进村工程。2000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建立了农业网络信息中心,设立了“金上蔡农业信息网”,为459个行政村通上了互联网,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入户率在90%以上,农业信息化得到了迅速推广和普及。为给农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该县结合农时,通过网站向农民发布科技知识、产品供求信息以及农产品价格,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了解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市场行情、农业技术、政策法规等大量的实用信息,农民群众真正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减少了种田的盲目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芦岗乡刘楼村青年农民刘二国搞蔬菜批发,去年7月,他上网了解到全国各地市场和农业部的信息政策,将大量的蔬菜批发到价格上扬的广州、深圳等地,一季就增收3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初以来,该县网上农副产品销售收入在2亿多元,实现利润1000多万元。通过互联网,该县还筛选出农业实用项目146个,实现经济效益5亿多元。
农业信息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信息化的强力拉动下,该县已形成134万亩的优质小麦种植基地,5.6万亩的花木种植基地,2万多亩的生姜和黄麻种植基地,130万头优质三元生猪、400万只优质肉鸡、10万只鹅鸭特色养殖基地,成为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国家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县、省畜牧大县、花木种植大县。2008年,全县总产值达100.89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38元,分别较上年同比增长13.5%、20.1%和19.8%。
责任编辑:wind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51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