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上蔡县 实施“4+2”工作法给大何庄村带来显著变化
实施“4+2”工作法给大何庄村带来显著变化
“议事会”难题一朝解 “面对面”劲吹和谐风
实施“4+2”工作法给大何庄村带来显著变化
本报讯 (通讯员 董爱国 陈金海 岳水长) 16年被个别群众非法占有的集体土地,通过实施“4+2”工作法,不仅收回了土地,而且还以30万元的价格成功发包,村委也有了第一笔的集体收入。这事儿就发生在上蔡县百尺乡大何庄村。
大何庄村有耕地4069亩、3160人,过去干部闹派性,集体无收入,曾是出了名的上访村,各项工作无法开展。1993年,该村50亩机动地被个别群众非法占有,引起群众上访。历届村“两委”班子曾经试图收回土地,但由于多种原因而没有成功。推广“4+2”工作法以来,村“两委”把土地提到了议事日程,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大会“议”,达成共识:收回土地,公开发包,承包费用于村里道路硬化。这一决议得到全村群众一致拥护,占地农户自觉补缴了承包费。后又经过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里又对土地进行了公开发包,使这一困扰全村16年的难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村党支部书记朱北感慨地说:“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让群众自己定、自己议、自己干,啥问题都好解决。”
秸秆禁烧是令各级政府头痛的一个难题,而这一难题在大何庄村迎刃而解。今年秋收,村里面对面逐一征求部分党员和村民代表意见,经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广泛讨论,最终形成了《大何庄村2009年秋季秸秆禁烧意见》,村民代表大会一致表决通过,54名村民代表在责任书上签订了“责任状”。秋收期间,全村没有出现一例秸秆焚烧现象。
大何庄村内有一座常年废弃的坑塘,村党支部经过考察,决定把坑塘承包出去,所得收入用于村里公益事业。村“两委”会议商定后,及时向全村党员进行通报并一致通过。村里又召开了村民代表预备会,公开了承包程序、评估价格和承包用途,最终废弃坑塘以8万元的价格发包,为集体增加了收入。
“要想干成事,没有比群众情愿更容易的了!”村民靳德文告诉笔者。该村在推行“4+2”工作法的过程中,由于完全尊重了群众的意愿,保证了群众的权利,一些难点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村中道路年久失修,该村修路的决策刚一通过,大家就纷纷投入填筑路基的工作中。村里开发商业街,群众一呼百应,拆迁户自觉搬迁。自推行“4+2”工作法以来,大何庄村先后解决了土地发包、秸秆禁烧、道路修建、合作医疗、农村低保等村级事项30多个,推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推行“4+2”工作法给大何庄村带来显著变化。村民参与基层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增强了基层的活力,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如今的大何庄村,呈现一派文明祥和、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昔日的上访村变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
责任编辑:wind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53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