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上蔡县 上蔡:“转”活土地“流”出金
上蔡:“转”活土地“流”出金
土地向大户流转 农业向产业迈进
上蔡:“转”活土地“流”出金
本报讯 (记者 王 承 杨见博 通讯员 董爱国) 眼瞅着刚种下的麦子吐出一丝新绿,上蔡县杨集镇种粮大户邝建国心里美滋滋的。今夏,邝建国种植480亩优质小麦喜获丰收,亩产达到了500公斤,除去投入,净收益20多万元。尝到甜头的邝建国秋收后又在转包的土地上种上了优质麦,稳稳当当地做起了一名“农场主”。“土地流转‘转’活了土地,为俺找到了致富路!”邝建国高兴地告诉笔者。
和邝建国一样,依靠土地转包,上蔡县许多农民把金灿灿的粮食变成了白花花的“金银”,土地转包正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新模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共流转耕地30多万亩, 涉及农户5万多户,涌现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52户、2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57户、300亩以上花木大户30多户、百亩林果大户近千户 ,户均年收入10多万元,农民自发成立的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00多家,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上蔡县有139万人、159万亩耕地。自上世纪70年代初,沿海“打工热”使当地一些农民纷纷弃地外出务工,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瞄准这一“商机”,悄然兴起土地转包经营。为实现土地合法有序流转,该县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工作机制,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服务网络,监督土地流转履行情况,确保农民土地流转效益。该县还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采取出租、转包、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对土地进行合理流转,为农民增收、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龙乡五龙村通过互换、租赁的形式,流转土地2000多亩,使全村从最初的零星种烟发展到目前的规模化烟叶种植。目前,该村共种植烟叶3000多亩,还成立了烟叶种植合作社,烟叶种植走上了产业化轨道。
和店乡六肖村种植花木已有30多年历史。该村采取土地作价、技术出让、投资入股的形式,成立了花木生产合作社,流转土地5000亩,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木种植专业村。在六肖村的带动下,目前,该乡共发展花木2.6万亩,其中百亩以上的花木大户有100多户。六肖村村民张杨六凭着手中转包的5600亩花木基地,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木大王”。他经营的雪松、女贞、玉兰等上百个花木品种,畅销全国各地,成为北京奥运场馆绿化首选苗木。
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 农业向产业迈进。在土地流转等新机制的带动下,一些民营企业纷纷投资农业。如今,全县已有20多家农字号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建立自属基地2万多亩,发展合同基地2.5万亩,直接参与流转或引导流转土地5万亩,实现了企业、农户双双受益的目标。
责任编辑:wind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53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