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西平县 西平:202名大学生村干部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西平:202名大学生村干部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精选 严管 活用

西平:202名大学生村干部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本报讯(通讯员 胡军华 王永吉 李鸿浩)28岁的王向伟是西平县焦庄乡毛寨村村委主任助理?熏这位2002年毕业于郑州牧专的大学生,曾经在郑州市有一份安逸的工作,但心系家乡的他辞去了工作,于2007年通过公开选聘成为毛寨村一名大学生“村官”。

当上村干部后,他积极带领群众发展蛋鸡养殖,带头建起了存栏6000只的鸡棚,年收入10万元。同时,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无偿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优惠提供疫苗,为本村群众找到了一条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致富步伐的新路子。

像王向伟一样,目前西平县有202名大学生村干部活跃在全县各个乡村,为该县的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活力。

西平县的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是从2007年开始的。为使大学生“村官”能够尽快“适应水土”,并且“生根结果”,西平县明确了组织部、乡镇、村三级职责,对大学生村官多管齐下,严格管理。该县成立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组长的西平县大学生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全县33名县处级领导干部、33名县直单位负责人与66名大学生村干部建立联系并结成帮扶对子,从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给予具体帮助指导,努力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村级党组织对表现好的大学生村干部注重教育和培养,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全县非党大学生村干部已有35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2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引得来”是前提,“留得住”是基础,“用得好”才是关键。为了让这些大学生村干部“干得好,能成才”,西平县委组织部在大学生村干部中开展了“三比一争”活动,即:比学习,要求大学生村干部认真学习理论、加强科技修养、注重社会积累;比奉献,要求他们树立敬业精神、保持乐观态度,发扬实干作风;比业绩,根据自身实际和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发展,领办、创办项目;争为群众找出一条共同致富之路。通过开展“三比一争”活动,有效调动了大学生村干部服务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学生村干部李玲玲,今年4月通过组织选派到二郎乡赵庄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她自费到郑州、漯河等地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后,投资4000元建了一个食用菌种植大棚,自己动手,备料、装袋、绑袋,进行食用菌高产试验。

大学生村干部观念新,知识层次高,他们到村任职,不仅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倡导了农村新风。五沟营镇龙泉寺村原来是一个有名的上访村,镇干部赵金铎被组织选派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对村民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在他的努力下,多方筹资9万元建起了新的村“两委”办公室,使村党支部、村委会有了办公场所。2007年秋,赵金铎请回本村在外创业有成的农业专家,建起了占地1000亩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和龙泉寺科技农牧专业合作社,以此为龙头,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大学生村干部中不少是种、养、加等农村紧缺的专业人才,他们利用自己专业知识和特长,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在发展致富项目、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方面正释放着越来越大的能量。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61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