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西平县 西平发现康熙年间《诗集》
西平发现康熙年间《诗集》
晚报记者 李玉荣 通讯员 赵付有
本报讯 昨日,记者在西平县五沟营镇采访时,在一居民家中发现了一本写于康熙57年的《诗集》。距今已291年。
这本《诗集》写于康熙57年(公元1718年)共有59页。书长25厘米,宽15厘米。纸页很薄,而且发黄,书边破烂。书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郭子嶙。书的开头是序言,整书没有标点符号,从右侧翻页,都是繁体字。《诗集》的封面左上侧写有“带波园诗集”,右下角写有“郭老夫子子廉手赠”字样。
该书的收藏者郭献彬说,这本书是他的外公在20年前去世时传给他的,他外公说他是姓郭的人,还有学问,就把这本书传给了他。外公还说,这本《诗集》是他的老师郭子廉赠给他的。这本《诗集》是姓郭的传家宝,就这样从清朝传到现在。
郭献彬说,他外公是郭子廉的学生,郭子廉是古时五沟营的一个有名的教书先生,解放前才去世。关于郭子廉在当地有很多传说。传说郭子廉是一个教书先生,他教出来的学生,一个做了郾城县县长,一个当了开封大学的校长。开封大学校长在父亲去世时,回到老家,邀请郭子廉先生参加葬礼。由于校长比较忙,就让学生帮忙。学生见郭子廉貌不惊人,就像普通参加葬礼的人一样招待。等这位校长忙完之后见到郭子廉时,先生随口作了一首诗来讽刺这位校长的学生:“小小衣针白如银,能工巧匠做成针,针眼长到屁股上,只认衣裳不认人。”
这本《诗集》是清代诗人郭子嶙的手稿。郭子嶙《过回曲河有感》诗“裴相屯兵回曲河,衔枚雪夜斗池鹅,论功可贺羊开府,铭功堪同汉伏波。”在漯河的郾城县志上有记载。
郭献彬先生说:“希望有人能帮俺把《诗集》翻译出来,并且也希望能把它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wind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617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