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西平县 西平:“五创”工程为经济发展助力

西平:“五创”工程为经济发展助力

 

本报讯 (通讯员 )30岁的“猪倌”刘海波这两天可真够忙的:一方面,他要为自己猪场里刚出生的仔猪剪尾、铰牙、打防疫针;另一方面,身为村里防疫员的他还要为周边的养殖户解决养殖中遇到的困难。

刘海波是西平县权寨镇大刘堂村村民,2006年高中毕业后发现养殖业比较有前途,就跑到北京农业大学自费学习了两年畜牧养殖,回家后,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养猪场,并一天天地红火起来。如今,他的猪场每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畅销上海、广州、四川、天津等省市。

眼下,像刘海波一样,西平县每年都有很多失业人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复转退军人等在政府的帮助下,顺利就业或成功创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初以来,该县民营企业已发展至93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5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9.8亿元,同比增长28%;工业用电量达1.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2%。

西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社会就业压力一直比较大。2007年以来,该县在不断加大劳务输出的同时,大力实施了以“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企业再创业、返乡创新业、干部创事业”为主题的“五创”工程。本着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企则企的原则,鼓励各类人员、群体、组织、企业参与创业活动,重点指导帮助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返乡人员、复转退军人、残疾人、失地农民等的创业。“百姓创家业”,就是动员群众家家上项目、户户有新业,勤劳致富奔小康;“能人创企业”,就是要求先富起来、有一定积蓄的人领办创办各类企业;“企业再创业”,就是鼓励企业转变观念,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做大做强;“返乡创新业”,就是引导务工人员利用学到的新理念、新技能、新知识,回乡上项目、再创业;“干部创事业”,就是激发各级干部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热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政为民。

该县一方面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复转退军人及下岗失业人员等自主创业,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以资金、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入股,参与经营和收益分配,扶持其创办科技型企业、农业科技园、中介机构等;另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离岗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两年多来,全县先后有4000多人申请离岗创办领办企业、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外出务工创业。该县还以税收、资金、土地等优惠政策,先后吸引了3026名在外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兴业,形成了“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的可喜局面。

盆尧乡农民杨万禄,靠着自己的多年摸索,成为“延秋辣椒”种植能手,但苦于缺乏资金,始终“不成气候”。后来在乡小额信用贷款的扶持下,他不仅走上了规模生产之路,而且还带动了全村“延秋辣椒”种植,被评为市级乡土拔尖人才。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62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