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西平县 西平:特色农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西平:特色农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一户带一村  一村带多村  多村成基地

西平:特色农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本报讯 (通讯员 胡军华)“我这3亩黑木耳,今年已经收入5万多了!”1012日,正在为黑木耳灌水的西平县宋集乡后胡村农民胡富河乐呵呵告诉笔者。目前,宋集乡已发展黑木耳800余亩,400多万根,年产值近2000万元,300多户农民靠种植黑木耳走上了致富路。这是该县发展特色农业促农增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西平县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注重抓特色,树品牌,大力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依靠“一户带一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发展思路,构筑了“县有支柱、乡有基地、村有专业”的特色经济发展新格局。目前,盆尧乡无公害蔬菜、宋集乡黑木耳、出山镇林果、吕店乡兔毛、张尧村养鸡、桂李村养猪等特色项目已蜚声豫南。全县涌现种、养、加专业户2.8万户,专业村110多个,专业基地18个。

一户带一村。该县在扶持部分头脑活、懂技术的农民大力发展种、养、加致富的同时,积极鼓励引导他们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谭店乡桂李村科技养猪状元朱春红,2000年大学毕业后与丈夫李兴旺一起回乡创办养猪场。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起了一座占地18亩的现代化养猪场。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她又投资100万元建起了佳佳味饲料厂。种猪场为本村养猪业提供仔猪、饲料、销售一条龙服务。同时,她牵头成立了科学养猪协会,免费定期举办科学养猪培训班,发放科学养猪明白纸,上门为困难户搞好疫病防治,并与6户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在她的带动下,该村生猪存栏2.5万头,年生猪出栏近8万头。仅此一项,桂李村年增加收入46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

一村带多村。毗邻107国道的二郎乡张尧村,饲料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该乡政府积极引导、扶持该村发展养鸡业。如今,该村已成为全市闻名的养鸡专业村,全村共有养鸡专业户690户,占该村总户数的97%;存栏蛋鸡60万只,年产蛋量8000吨。为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该县多次组织村、组干部在二郎乡张尧村召开现场会,大力推进畜牧业发展。2005年,该县生猪、羊、禽、兔、牛的出栏量分别达到106.6万头、61万只、156万只、180万只、1.7万头,全县畜牧业产值2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4%

多村成基地。在做强农业产业的同时,该县设法把产业链条做大、拉长,抓住一个品种,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提高效益。各乡镇也结合自身实际,选准1~2个品种大力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权寨镇关庄村、苗张村历来就有种植烟叶的传统,在他们的带动下,该镇年种植烟叶近万亩,产值2000万元,成为全市6家万亩烟叶生产基地之一。如今,盆尧乡的4000亩无公害蔬菜,环城乡双孢菇,人和乡、师灵镇、宋集乡、吕店乡、焦庄乡的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已初具规模。该县还被定为全省唯一的“绿色生猪生产基地示范县”,每年销往上海的绿色生猪近40万头,受到上海市民的好评。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64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