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西平县 西平县科技服务社撑起农民增收“保护伞”

西平县科技服务社撑起农民增收“保护伞”

 

本报讯 (通讯员 胡军华)“自从村里成立了双孢菇科技服务社,进料、栽培、销售,全不用咱菇农操心。今年双孢菇价钱好,我这两个棚收入20万没问题。”20091223日,西平县环城乡道庄村菇农胡振江数着销售双孢菇的一沓钞票,高兴得合不扰嘴。

以前,道庄村也有栽培双孢菇的传统,但存在技术难点,销售网络没有形成,生产规模不大。2005年,县里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根据广大农户对科学技术和市场信息的需求,成立了西平县食用菌生产科技服务社,在道庄村成立了双孢菇生产科技服务社。服务社专家对菇农进行技术指导,为他们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在科技服务社的帮助下,道庄村双孢菇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尝到“科技服务社”甜头的,不只是道庄村的菇农,据西平县科技局负责同志介绍,目前,该县已涌现柏亭办事处“养猪科技服务社”、盆尧乡“农业设施科技服务社”、宋集乡“华康鸭饲养科技服务社”、吕店乡“长毛兔饲养科技服务社”等10多个科技服务社,活跃在全县种植、养殖等领域,为2万多农户提供科技服务,每年为农民增收近亿元。

科技服务社还通过聘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和本地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以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的形式,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同时,科技服务社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架起了农户与市场、企业之间的桥梁,统一了销售渠道,降低了生产风险。如今,科技服务社己成为新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培训农民群众的前沿阵地。

吕店乡“长毛兔饲养科技服务社”成立后,通过开展广播电视专题讲座、定期举办饲养培训班、选派技术员巡访等形式,有效地提高了饲养户的科学饲养能力。目前,该乡长毛兔存栏近百万只,养兔大户1000余户,年兔毛交易量2000吨,成为全国闻名的兔毛交易大市场之一。

盆尧乡在山东省寿光县“蔬菜大王“王乐义指导下,成立了“日光温棚科技服务社”。在服务社的帮助下,该乡注册了“盆尧”牌蔬菜商标,并成为河南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如今,全乡共发展日光温棚314座,年产无公害蔬菜3000吨,产值600多万元。

正像西平县农业局负责同志总结的那样:科技服务社不仅使特色农业扩大了生产规模、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64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