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西平县 西平县从粮食深加工看农业大县在嬗变

西平县从粮食深加工看农业大县在嬗变

本报讯 (记者 通讯员 胡军华)在今年“农洽会”召开期间,来自湖南、福建、郑州等地的200多位食品加工企业的参会老总,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总投资8000万元西平县俏嘴巴食品园项目,当场有30多名老总达成了在该食品园投资的意向,不久的将来,该食品园将成为豫南最大的食品加工业基地。这只是西平县近年来粮食深加工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乘全市东西合作盛会的东风,凭借良好的区位和农产品资源优势,西平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13年参会,该县邀请客商3900多人,签约项目632个,引进资金184亿元。特别是近年来鲁洲集团、四方肉食、新益面粉、鸿伟食品、仁吉粉业、华康鸭业等一大批大个头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的落户,带动了西平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的迅速发展壮大。西平县粮食加工业的迅速崛起,是西平由农业大县迈向农业强县的一个标志性变化,这种源自农业的经济增长,将为实现“西平崛起”、“天中崛起”提供不竭的动力。

西平处于中原的腹地,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参与全国经济循环,起跳点应放在哪里?

县委书记张金泉告诉笔者:做强优势吸引产业转移,“以凤引凤”。

福建天兴集团投资3000万元的饼干生产线2003年落户西平以来,销售总额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集团董事会决定在西平投资3000万元,再上一条高档饼干生产线。而山东鲁洲集团投资2.2亿元的生物科技项目原本打算建在信阳,而最终落户西平。集团老总说:“集团把项目放在西平,主要看中了这里优越的资源、区位环境。一是这里已形成原辅材料加工集群,无论是主料面粉、淀粉,还是辅料包装袋、纸箱,均有企业配套。二是中原四通八达,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我们的产品从这里启运,物流流程最经济。”

随着投资2.2亿元鲁洲集团玉米淀粉糖项目、丰盛公司30万吨小麦生产线、新益面粉20万吨小麦生产线的建成投产,西平县的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已达200万吨,相当于5个西平县的夏粮总产,不仅在全市占据首位,而且在全省也名列前茅。各类粮食加工企业达200多家,年产值近7亿元,带动农户8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近一半。“洪河”牌小麦,“美联”面粉、“美乐”挂面畅销全国,数家面粉加工企业生产的面粉成为康师傅、统一等企业的专供粉。

如今在西平,一提起粮食加工业,当地人会骄傲地把它称之为“面龙”,算出3笔账:一是转化账。目前,西平县年加工小麦120万吨,是全县小麦总产量的3倍,可消化周边10多个县的余粮。二是增收账。快速发展的粮食加工企业使全县的小麦还未收获就被订单收购,每公斤比市场价高出0.1元至0.2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就增收近5000万元。三是就业账。全县有近万名农民在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就业,同时带动了近千名农民专业从事粮食购销产业。

“资源加工型起步、配套式联动发展、链条式延伸增值”,这就是西平的粮食加工崛起之路。鲁洲集团“点粮成金”,吨玉米加工所产生的利税达500元,粮农增收40多元。这家企业每年转化玉米30多万吨,除带动西平及周边县市上万粮农种植专用玉米外,还让西平近千名农民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

笔者在西平县采访时看到,一个个粮食加工群区崛起于阡陌之中,巨大的厂房中轰轰作响的生产线好像是农区工业化隆隆的脚步声。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67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