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西平县 西平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西平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本报讯 (记者 丁 振 通讯员焦艳艳)去年以来,西平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坚持做到政策扶农、科技支农、合作富农、产业强农、文体娱农和文明育农,积极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十一五”以来,全县共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16万人,沼气池数量达3.6万户,自来水通村率达65%,入户率达85%

政策扶农。该县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重点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政策进行广泛宣传,积极维护农民权益、解答思想疑惑、激发建设热情、指明发展道路。同时,该县积极落实惠农扶农政策,发放粮食补贴、综合补贴资金,让种粮农户受益;发放能繁母猪补贴资金,让饲养户受益;兑付家电下乡、汽车和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让群众受益。

科技支农。该县充分利用农村文化中心农民学校的阵地优势,举办各类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的科技培训班和农业科技专题讲座,传授科技知识,不断提高农民的致富本领。近年来,该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0余期,召开现场会180场次,培训农民9.5万人次;16.6万亩绿色蔬菜全部采用了日光温室、地膜覆盖等现代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和频振式杀虫灯、遮阳网、防虫网等最新的农业技术设施,近二分之一的耕地实现了无公害或标准化生产。

合作富农。该县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形成了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同时,该县着力深化农地经营体制改革,鼓励农民自愿转让农地承包权,建立流转市场,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目前,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50家,辐射带动农户3.6万户,年销售蔬菜3000吨,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6万亩,参与流转的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

产业强农。该县积极创新农业运行体制,培育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知名品牌、拥有连片基地的特色农业强镇。近年来,该县按不同主导产业,规划建设了盆尧镇无公害蔬菜园区、重渠乡金针菇园区、环城乡双孢菇园区等13个示范设施农业园区,全力做大做强蔬菜、菌类等特色产业。

文体娱农。该县在抓好以“先进文化进基层”为载体的文化下乡活动的同时,努力实现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组织实施民间文艺展演工程,举办农民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培养扶持民间各类演出团体,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美好生活。

文明育农。该县以“树文明乡风、做文明村民”为载体,组织开展了“道德评议”、“敬老孝亲”、“扶贫帮困”等道德实践活动,开展了“好媳妇、好妯娌、好婆婆、好邻居、好农民”评选活动,广泛组织开展文明信用村、文明生态村、文明示范村和文明信用户、文明卫生户、文明新风户创评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70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