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西平县 芦庙:从更高起点进发

芦庙:从更高起点进发

记者 通讯员  陈富立

责任感在激荡,紧迫感在召唤……在美丽富饶的棠溪河畔,勤劳勇敢的西平县芦庙乡人民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新一届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理思路,定措施,抓产业,促发展,走出一条由传统农业大乡向工业强乡转变的成功之路。

决策引领富民路

正确的决策来自正确的思维,正确的思维来自对乡情民情的调查了解。为尽快理出工作思路,该乡提出了“农业兴乡、商贸富乡、工业强乡”的指导方针,研究制定了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重点,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芦庙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探索出一条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商贸流通为增长点、以劳务经济为补充的强乡富民之路。

思路决定出路。在新一届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该乡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和工作措施,同时与各村、各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迅速掀起了改革发展的热潮。目前,该乡农民纯收入逐年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呈现政通人和、民心思富、开拓进取、科学发展的繁荣景象。预计全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57089.7万元,完成财政收入3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28元。芦庙人民在经济振兴的大潮中唱响了一曲曲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劲赞歌!

干群涌起创业潮

调整产业结构,开发街区商贸经济,兴建特色园区……芦庙乡把“产业兴村、项目富民”作为推动乡域经济大发展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积极实施,真正做到了谋产业、定产业、促产业、引产业,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全民创业活动。

该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产业富民领导小组,各村成立了相应组织,形成全乡上下抓产业、促发展的良好局面。依据林业大乡、粮食基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该乡着力引进果树种植、食用菌种植、木材加工、畜牧养殖、饲料加工等相关产业,实现现有资源的优势互补和转化增值。目前,该乡已建成晚秋黄梨基地300亩、食用菌基地200亩、畜牧养殖小区6个。

为使产业做大做强,该乡采取亲情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等形式,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派出专业招商小组5个,已签约项目6个,意向项目包括物流、防盗门生产、复合肥生产、皮革加工等8个,投资总额超亿元。

为给企业提供发展平台,该乡在331省道与西酒公路交会处规划占地300亩的工业集聚区,主要经营防盗门生产、饲料加工、机械制造等。在韩庄村规划占地468亩的规模养殖园区,在芦庙村规划占地1200亩的烟叶、食用菌特色种植园区,在韩庄村规划300亩的双孢菇种植园区,在芦庙、八里庄、马迁庄、张崔吴等村规划500亩的晚秋黄梨特色种植园区。

引导群众全民创业是该乡党委、乡政府推动乡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着力点。该乡立足实际,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同时,乡村干部和党员与农户结成帮扶对子,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及经济发展中的难点问题。目前,该乡已帮助群众发展致富项目200多个,人均增收3000多元。

从更高起点进发

淙淙流淌的棠溪河水在述说着芦庙乡的沧桑巨变。2010年,芦庙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不凡的业绩,仅招商引资工作,该乡全年就引进新上项目6个,总投资9000多万元。

新风扑面满眼春,碧海千帆共潮生。过去的5年,芦庙乡党委、乡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调整中谋发展、在创新中促转型,在平安崛起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征途上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放眼未来5年,踏上新起点的芦庙乡广大干部群众,将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道路上,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迎接未来,去创造新的成功、精彩与难忘。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23/22708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