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卫计·健康医界快讯 远程心电监护成心血管患者“心脏哨兵”
远程心电监护成心血管患者“心脏哨兵”
新华网成都6月29日电(记者董小红、胡旭)随身携带一个拳头大小的移动式心电记录仪,遇到心脏不适,立即用双手握住该仪器,此时的心电图就被记录下来。不用跑医院,拨一个电话,信号就通过转化直接传到医院后台终端。有任何问题,医生第一时间处理。这样,心血管病人长期处于院外监测“真空”的状况被彻底改变。
这是记者27日从“成都市远程心电监护项目”启动仪式上了解到的。该项目由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发起,该院率先在国内引进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将通过在川内各个市、县、乡广泛推广,解决困扰广大心脏病患者的难题,探索建立监护与治疗一体化的区域心脏病急救中心。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呈爆发性增长,年轻化趋势明显,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何川介绍,心血管事件发生存在隐匿性、突然性、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由于监测事件时间有限,常常漏诊。据统计,大约70%的心脏不适事件都发生在医院外,其中大多数为阵发性事件,往往症状在病人还没来得及到医院检查就消失了,因此心血管疾病要得到确诊,经常需要很长时间。
“很多病人因此延误了病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何川说,通过远程监护可以发现约80%的心律失常事件,只要症状出现,不管病人身在何处,都能立刻记录下来,从而迅速确诊。
远程心电监护对恶性心脏事件也能起到预警作用。何川介绍,新一代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响应时间已经缩短至几分钟内,病人发送数据后,后台的终端系统会自动分析数据,一旦发现问题,2分钟到3分钟内就能发出警报,医生就能第一时间处理。“以急性心肌梗塞为例,‘时间就是心肌’,发病后90分钟是救命的黄金时间。”何川说。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孝轩介绍,利用最新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不仅能像“心脏哨兵”一样对心血管病人的心脏进行实时监测,还能对人群心脏病筛查起到重要作用,能有效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据悉,我国引进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已经有15年的历史,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一直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成都市远程心电监护项目”是国内首个使用CG2100远程监护系统的项目,该系统是目前世界上经过验证的技术最先进、运行最稳定、使用人数最多的系统。
记者了解到,为提高大家对远程心电监护项目的认知程度,从现在起至9月30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将实施为期三个月的“万人免费远程心电体验”活动。
责任编辑:yss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630/2303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