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民俗成语典故 鄙吝复生

鄙吝复生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世说新语·德行》

    成语“鄙吝复生”是《世说新语·德行》中一篇故事,文中的周子居,名乘,是东汉汝南安城(现河南汝南县)人,官至泰山太守,在职时得惠政美誉,为时人所赞叹。当时天下名士、曾做过东汉太傅的平舆人陈蕃非常欣赏这位老乡,曾叹曰:“若周子居者,真治国者器。譬诸宝剑,则世之干将。”那意思是说,周子居堪任治理国家的人才,如同宝剑里的极品“干将”一样难得与稀少。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人士,却对一位布衣隐士推崇备至,甚至说:“我如果一段时间不见黄叔度,则庸俗贪鄙的心思就要复生。”可见黄叔度的名气在当时非同一般。

    其实,黄叔度仅仅是布衣一个,但汉书中却有他独立的传记。黄叔度,名宪,汝南慎阳(今河南正阳县)人,出身贫贱,本是一个牛医的儿子,但自少年起便成为天下公认的饱学之士和德行之师。后汉书记述这样一则故事,说颍川郡的荀淑到慎阳,在旅馆里偶尔见到十四岁的叔度,惊喜得移不动步子,对黄叔度说:“你能成为我的老师和表率啊!”要知道,这时的荀淑可是汉末“海内所师”的大名士,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随后,荀淑去拜访他的朋友袁阆,来到家中没等主人发话,就急不可耐地对袁阆说:“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翻译过来就是:你这家乡有个颜回式的人物,你认不认得?袁阆毫不犹豫地回答他:你一定是见到黄叔度了。

    “鄙吝”,代表庸俗,“复生”是指庸俗的念头又发生了。

    这就是成语“鄙吝复生”的由来。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707/2315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