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民俗 >成语典故 > 求贤若渴
求贤若渴
杜平
朝廷以举清公亮直,方欲以为宰相,深痛惜之。乃诏先光禄勋、汝南太守曰:“昔在前世,求贤若渴,封墓轼闾,以光贤哲。”
——《后汉书·周举传》
周举(105~149),字宣光,东汉汝南汝阳人(现河南省汝南县),陈留太守周防之子。史书上称周举姿貌短陋,而博学洽闻,为儒者所宗,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从横周宣光。”
史上关于周举的故事很多,但有一件事影响最大。当时,周举任并州刺史,当时太原郡曾流行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每到介子推去世的那一个月,郡民们那一个月都不生火,只吃冷食,因而让“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也就是每到这个吃冷食的月份,老人和小孩受不了冷食而死去。周举到并州之后,了解到这个情况,就想了一个办法,写了公告贴到介子推的庙里,告诉人们隆冬不用火做饭,残损民命,危害极大,这不是贤者(介子推)的本意。所以,希望能在此地贴上告示,以宣教这里的人民,让他们能够在这个月中吃到热饭,同时为了让寒食节纪念介子推活动不中断,把一个月吃寒食改为三天,从此,这种风俗彻底改变了,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建和三年,皇帝本来想用周举为宰相,没想到还没等宣布他便病逝,皇帝深痛不已。周举死后,家乡汝南太守为他写下碑文,说:周举活着的时候,非常爱惜人才,像口渴思饮那样,到处访求贤士。成语“求贤若渴”由此而来。
责任编辑:wind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707/2315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