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民俗成语典故 穷斯滥矣
穷斯滥矣
□ 杜 平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史记·孔子世家》
成语“穷斯滥矣”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形容缺乏道德修养的人一遇上困难,就想胡作非为。
这个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来到蔡国(今河南省上蔡县),蔡国公热情地接待了孔子。可是不久,蔡国大夫公孙翩射死了蔡昭公,蔡国一片混乱,孔子就离开蔡国来到叶国。一次,叶公问孔子说:怎么才算把国家治理好了呢?孔子就回答说:“如果远近的国家都来归附你,那么,国家就算治理好了。”过了几天,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子路不愿在背
不久孔子又离开叶国返回蔡国,一连躲了三年。后来吴国征伐陈国,楚国派兵援救,行军途中,听说孔子在蔡国,出国派使者来聘孔子去楚做官。陈、蔡的大夫知道后,相互商量说:“如果孔子在楚国掌权,那会对我们陈、蔡两国都不利。”他们说,孔子讲“仁政”,我们却厌恶“仁政”。于是,他们发兵将孔子和他的弟子围在野外,断绝其粮食。几天后,由于缺乏食物,不少弟子饿病了,但孔子依然天天讲诵周朝的礼仪。子路十分不满。一天,他讽刺孔子说:“想不到老师有道德,也遭受这样的穷困。”孔子说:“这有何奇怪,有道德的人能安于穷困,可没有道德的人一遇到穷困,就想胡作非为了。”
成语“穷斯滥矣”由此而出。
责任编辑:wind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707/2316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