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人物 周法尚
周法尚
周法尚介绍:
周法尚(555—614年),字德迈,汝南安成(今河南汝南县)人,隋朝大将。 周法尚出身将门世家,祖父周灵起,历任梁朝直阁将军、义阳太守、庐桂二州刺史等职。父亲周炅历任为定州刺史、平北将军。周法尚少年时便“果劲有风概”(《隋书·周法尚列传》),好读兵书。十八岁时为陈朝始兴王中兵参军,寻加伏波将军。父亲周炅去世后,周法尚监定州事,督率其父本部兵将。后因屡立战功,迁使持节、贞毅将军、散骑常侍,领齐昌郡(今山东济南附近)事,封山阴县侯,邑五千户。以其兄武昌县公周法僧代其为定州刺史。 时周法尚与长沙王陈叔坚互有成见,陈叔坚遂向陈宣帝诬陷周法尚要谋反。陈宣帝于是将周法尚之兄周法曾拘禁起来,同时准备派兵攻打周法尚。周法尚本无反叛之意,其部下劝他北逃,归降北周,但周法尚仍然犹豫不决。这时长史殷文则说:“乐毅所以辞燕,良由不犹已。事势如此,请早裁之”(《隋书·周法尚列传》)。于是周法尚遂归顺北周。周宣帝见周法尚来降,十分高兴,给予优待,拜开府、顺州刺史、封归义县公、邑千户。赐良马五匹、女0五人、彩物五百段、加以金带。 陈将樊猛率军渡江讨伐周法尚,周法尚派部将韩明假装背周归陈,并诈称:“法尚部兵不愿降北,人皆窃议,尽欲叛还。若得军来,必无斗者,自当于阵倒戈耳”(《隋书· 周法尚列传》)。樊猛信以为真,率兵急进。周佯装畏惧,自保于江曲。暗中派轻舟埋伏于浦中,同时在古村之北以精兵设伏。当樊猛引军来战时,周法尚自举旗帜站在下游的船上,逆流迎战,未战几个回合,周法尚便退却上岸,撤往古村。樊猛遂弃舟登岸急追周法尚。走数里,周法尚与与伏兵同时杀出,樊猛不敌,欲撤回船上,但战船已被浦中之兵所得,并插上了北周的旗帜,樊猛于是大败,仅以身免。此战周法尚灵活用兵,俘敌8000人,颇有韩信之风。 时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权,郧州总管司马消难因不满杨坚专权,遂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起兵反杨。司马消难暗中派上开府段珣率兵至周法尚所守之城,名义上是援助守城,实际是欲夺其城。周法尚察觉其中有诈,闭门不纳。段珣遂将城围住。由于事出仓促,军队尚未集中,散于各地,周法尚只好率领城里的500官吏坚守城池。20天后,由于外无救兵,周法尚估计无法再守,遂选拔了一些人弃城突围而走。但周法尚的舅舅及家属300余人被俘,司马消难将这些人交给了陈国,以报复周法尚。
责任编辑:xmx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0707/2316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