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风貌 西平战国冶铁遗址

西平战国冶铁遗址

\"\"

战国冶铁遗址

战国冶铁遗址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出山镇,它是战国时韩国著名的冶铁遗址,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冶铁遗址。遗址南系龙泉河,北接棠溪河,置谭山水库两岸,1996年11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地为战国、汉晋时期著名冶铸重地,战国时著名的棠溪、龙泉、干将、莫邪等名剑均在此铸造,遗址至今保存的战国冶炼炉,系我国迄今发现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最早用配制的黑色耐火炉壁材料建成的冶炼炉,为研究我国古代冶金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战国冶铁遗址呈长方形,东西长558米,南北宽190米,面积11152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遗址上残留有炼炉残壁、炼渣、铁矿石,残铁剑和生活用陶盆、陶罐、陶瓮及建筑材料砖瓦等。另在遗址南尚存冶炼炉一座。炉子的建造是利用土丘的斜坡先挖一个口大底小井筒,再在南端向底部开一风沟,然后用耐火材料筑炉壁和风沟。探方出土遗物有陶坠、陶盆、陶罐、陶瓮、板瓦、木炭等,从查阅的有关史料与遗址本身采集到标本证明,该遗址自战国延续到晋,除1958年修筑谭山水库时,对该遗址进行了大面积人为的破坏,其面积为1700平方米,和因谭山水库冲刷外,保存基本完好。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1105/2327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