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教育少儿教育 好孩子是如何练成的

好孩子是如何练成的

    有些父母总是感叹别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而自己家的孩子老是调皮捣蛋,不听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父母不知道的是,听话的孩子并不天生会听话,他们也是父母用心慢慢教出来的。好的习惯不是一天铸就,而是慢慢养成的。想要自家的熊娃稍微听话一些,就这么办吧!

\"\"

1.注意习惯的养成

     年幼的孩子自然不知道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坏习惯,怎么办?当然是需要父母帮孩子纠正坏习惯,发扬好习惯啦!比如宝宝吃饭,有些宝宝吃饭了叫妈妈叫三四次都不来,这明显就是坏习惯。

     吃饭的时候就要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有吃饭的气氛和好习惯。如果孩子不来,就要走到孩子跟前,请他放下手上的事情回到饭桌边,一家人一起进餐。而不是父母吃过饭后端着个碗跟在孩子屁股后面喂饭,有些妈妈一餐饭能喂个一两个小时,坏习惯就是这样给父母惯出来的。

2.多鼓励肯定孩子

     孩子不比大人,他们不可能一下孩子学会许多东西,只能是一样一样地来,父母每天多关注孩子一点,从细微之处看到孩子的进步。就算孩子只是学会了自己拿拖鞋,父母也要给予孩子鼓励的微笑或手势。这对孩子来说真的很重要,人在受到肯定的情况之下进步更快,更有自信心。父母不妨多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孩子,哪点是小到微不足道的进步,父母也要用放大镜般的眼睛去看到。

3.做好孩子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孩子最早接触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父母,你是希望孩子从自己身上学到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呢?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父母都要做孩子的好榜样,而不是坏的榜样。比如早睡早起,按时吃饭,主动做家务,孩子写作业时自己在一旁看书,而不是把电视机声音开得老大。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之下,与无形之中变得越来越优秀。

4.教孩子懂得感恩

      一个孩子是否优秀,除了他们有着良好的各种习惯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这个孩子要懂得感恩,有一颗感恩的心。而这一点也是需要父母从小培养的,教育孩子尊敬老人,关爱弟妹,懂得关爱他们,助人为乐,孩子在这些中获得快乐和感受,从而明白什么是感恩。一个有感恩之心的孩子,必定是一个阳光、健康、快乐的好孩子。

      很多父母觉得,我也知道从小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啊,只是苦于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交流,孩子调皮捣蛋之后,自己又忍不住要发火,这可怎么办呢?小编这就给爸爸妈妈们支招,四大交流法走进孩子心里小case。

\"\"

1.眼睛的交流

     世界上最能走进彼此心灵的交流就是眼神的交流,很多时候父母只需给孩子一个鼓励的眼神,孩子的心里就如春风拂过般温暖。当孩子遇到了问题或是迷茫的时候,父母其实不用多说什么,用微笑的眼神看着孩子,孩子就明白了。如果是年幼的孩子,他们更是关注父母的面部表情,对面部的表情非常着迷,如果父母能和孩子玩一玩扮鬼脸的游戏,亲子间的感情会更深。

2.语言的交流

     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交流方式就是语言的交流,当孩子有了心事,遇上了困难时,其实他们是渴望父母为他们指点方向的。只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向父母开口,这时候父母就需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了!看到孩子似乎有心事,找个时间一起去郊外散散步,放放风筝,用朋友的身份去和孩子聊一些生活的感悟,让孩子感受到你到他们的关心,他们自然就会把心里的担心或是迷茫说给父母听。父母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建议和意见,但切不可做孩子的主,让孩子们学会独立,对孩子未来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3.心灵的交流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因此孩子很是依赖父母,父母也很依赖孩子,亲情是相互依赖的,因此父母应该和孩子多进行心灵上的交流。比如一起讨论生活中的小事,一起谈谈成长的快乐,一起分享不开心的事情。父母不要高高在上,把孩子当成什么也不懂的小屁孩,而是把孩子当成一个忘年的朋友,可以坐在一起谈论天气,也可以坐在一起探讨未来,这样心灵才能真诚地交流。

4.蹲下身站在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也许在成人的眼里,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根本不值得一提,但在孩子的眼里那可以是他们的全部。所以,要想和孩子取得更好的沟通和交流,父母需要蹲下身来,站在孩子的高度去看世界,这样才能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和心情。圣诞那天,妈妈带着六岁的宝宝去逛街,妈妈觉得橱窗里布置得好漂亮啊,外面人来人往好美啊!可孩子却哭了,因为她除了看到数不清的长脚,什么也看不到。孩子太矮了,她根本就看不见橱窗里的所有东西,如果这位妈妈蹲下身来看一眼呢?世界就大不一样了。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1105/2328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