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乡土文化老照片 鲜为人知的712矿

鲜为人知的712矿

20141016日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纪念日。很多人不知道,位于湖南境内的郴州711矿和衡阳712矿为中国首次核试验提供了大量铀原料。

712矿坐落在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大浦镇一片褐色的丘陵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712矿都不为人所知,矿区的职工和家属很少与周边的村民打交道。这里形成了一个封闭独立的小社会,成为一个“村中小城”。

  \"reny141057.jpg"

工农兵服务部大楼建于1963年,类似于现在的购物中心,曾经,矿区职工和附近农民都在这里购买生活用品。夜色下,工农兵服务部大楼在树丛间显得格外古朴,让人肃然起敬。

 \"reny141058.jpg"

 

大部分职工都从宿舍搬了出来,只有极少部分人仍住在里面。人多时,一间13平方米的宿舍里住着4个人。这里独门独户,卫生间设在走廊里,吃饭凭票去食堂吃。 

 \"reny141055.jpg"

从生活区到第二工区的路杂草丛生。上世纪80年代末,712矿不再开采,并将井口全部封闭。712矿与很多军工企业一样,开始了“军转民”的历程。原二工区的厂房被改成一家钙厂。

 \"reny141059.jpg"

这里是712矿到衡阳的简易班车站,每天有4趟班车开往衡阳市。车站旁边是一家小餐馆与一家小卖部。

 \"reny141056.jpg"

衡阳712铀矿是国防保密单位,通信地址为“衡阳市20号信箱”,地图上难寻其踪。1958年建矿,1985年停产,2003年破产,2010年起大批职工陆续搬迁到衡阳市。在首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之际,透过矿区俱乐部内紧锁的门缝,已难觅往日的喧嚣。

 \"reny141060.jpg"

谢高就,74岁,郴州人,一线老矿工,1958年来到712矿。刚到这里的时候,他睡在野外。这里的苏式建筑,都是他们一砖一瓦砌成的。1965年开始,这里的条件才慢慢好起来,待遇也提高了,每个月有白酒一斤、白糖一斤半、茶油一斤半、猪肉八斤,每天有一杯牛奶。

 \"reny141061.jpg"

段银玉,79岁,一线矿工,1959年从部队转业到712矿,1992年退休。因为经常去地里清理杂乱的草丛,段银玉平时身上都会带着一把镰刀。现在,段银玉每天都会去自己种的菜地里看看,他在地里种了红薯、油菜等。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1107/2339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