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艺术鉴赏交流 摹本也可传世:赝品书画并非全无价值
摹本也可传世:赝品书画并非全无价值
王羲之《兰亭序》摹本
●山水
赝品书画,并非个个都是“劣质产品”,其价值以及在书画行业中的影响力,受到越来越多的书画专业人员的认同。
赝品书画大致分4类:临摹的作品,仿造的作品,无款、无印章、无题跋的作品,改头换面、张冠李戴的作品。
只要翻开中国书画史册,就不难发现,一些具有极高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的书画“传世名作”,就是靠摹本一直流传至今的。由于年代久远或其他一些原因,历史上一些书画名家的作品相继失传,于是就出现了以仿品来替代真迹的方法,填补书画史上某一作者代表作品的空缺。如著名的岳飞草书《前后出师表》、《满江红》等,因字写得好,被艺术界尊为神品,但均不是岳飞所写,而是明代某书法家的仿造品。
一幅作品,题上款,或写一首诗,盖上作者的朱红印章,或迎首章、压角章,就成了一幅完整的书画,但历代都有没落款的作品。宋代流传下来的无款画最多,多为宋画院画家所作。
清代的袁耀字“昭道”,而唐代著名大画家李思训的儿子小李将军名为李昭道。作伪者把袁耀的“袁”字挖掉,利用“昭道”二字与唐小李将军的名字相同,故在画的首部题上“唐小李将军”的字样,这样,就把清代袁耀的精品张冠李戴,变成唐代李昭道之作。袁耀是清代画界大家,他的画具有艺术价值和收藏研究价值。我们不能因为这幅画不是唐代李昭道的,就否认了它本身的艺术成就。
责任编辑:xmx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1107/2342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