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民俗民间文学 月到中秋分外圆

月到中秋分外圆

□李凤仙(上蔡县)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每到中秋之际,我的心头总会涌出苏轼的这句词。那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在天空,温柔地把清辉洒向大地,洒向人间。中秋的明月寄托了人们太多的思念与牵挂。

明月当空,月光如水。那在月下独酌、举杯邀月的是李白吗?他飘逸的诗魂把中秋的夜晚漂得那样白。他丝丝缕缕的乡愁和酒后的文字,伴着那轮明月,穿过历史的烟尘,此刻安安静静地坐在我们眼里。还有那忧国忧民、背井离乡的杜甫,他在辗转流离的月夜,留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千古绝唱。更有那乘风起舞,把酒问天的苏轼,在丙辰的中秋夜,临风高歌,把思亲的情愫和空灵的思绪,在如水的月光里化成无与伦比的千古词章 

月,成了思念的寄托。在这月圆的中秋,有多少外出务工的农民,正临窗望月,思念家乡,把对家人的思念与祝福,交与明月,遥寄家中的父母和儿女。又有多少漂泊海外的游子,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悠悠乡愁,犹如秋天的白菊,盛开在灵魂深处,在月影婆娑的中秋之夜暗香浮动。还有那天各一方的友人,纵然相隔千里,此刻也会在月明中静静倚楼,对月怀人,轻轻吟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让清风明月,捎去彼此的牵挂与思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刻,明月在天,千里与共,让远在天涯的人共赏一轮明月吧。月到中秋分外圆,今夜,是万家团圆的日子,然而,人间有聚合,也有离散。生活本来就是这样,有了离别,才有了思念,有了缺憾,才有了诗意。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或许,你为了生活,因为工作,今夜不能与亲人团聚,就让我们细细品味苏轼的乐观旷达,他在开导自己,也在开导别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1110/2348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