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民俗民间文学 中秋夜随感

中秋夜随感

□李勤玲(汝南县)

人间最美中秋夜。经不住月光的诱惑,我披衣起床来到庭院。抬头遥望天际,十五的月皎洁晶莹,温柔地照在院落。此时,整个庭院静悄悄的,只有秋虫的鸣唱。月朗星稀,天上只有几颗星,在皎洁明亮月光的映衬下,显得暗淡无光。

月亮是一首感性的诗,也是一幅优美的画。月是变化的,更是永恒的。月满则亏,月缺则圆。月缺是思念,月满是团圆。在这朔望相守的流转循环中,完成了一个个生生不息的轮回和永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如月,得失相随、苦乐相伴。世间没有完美无缺的人生,缺憾让世界多姿多彩,也只有缺憾的存在,我们才学会珍惜,懂得感恩。面对缺憾,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颗淡然的心。

万里长空,千古明月,古往今来,这变化的月、温柔的月、多情的月、永恒的月,慰藉了多少思乡游子孤寂的心灵,勾起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美好情思。在中秋之夜,在如水的月光中,苏轼留下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名句,发出了“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感叹。诗仙李白更是与明月为朋,与月影为友,既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天真烂漫,又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激情豪放;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痴狂洒脱,更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落寞和忧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那晚的月应如今晚的月,明亮晶莹。古时的月光应比现代的月光更清澈高远。诗人张九龄也许如我一样,遥望明月在院里独自徘徊。沉沉静夜,望月怀远,静听心语,相思满满。月光轻柔,犹如你的盈盈目光。圆月温润,恰如你的笑靥,令人难以忘怀。

微风拂来,空中弥漫着淡淡花香,那是爱的芬芳、梦的私语。掬一捧月光,轻轻洒向你的梦乡,照亮你的脸庞。此刻,你是否浅笑微微?月光下,我们或牵手奔跑,或相依相偎坐在荷塘边,闻花香听蛙鸣,共享清风明月,一生一世,不再天各一方。

中秋的夜,微微凉。风轻轻吹,吹熟了瓜果飘香,吹落了一地金黄,也吹开了梦的翅膀。远方的人啊,让风儿捎去我的祝福,让明月寄去我的思念……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1110/2348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