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论文 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培优转差问题的探究

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培优转差问题的探究

李爱玲

摘要:一直以来,农村中小学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缺乏,教师又难以很好地把握每一名学生,以至于出现有“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状况。为改善这种状况,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情,培优转差,实施分层教学、开展合作学习等措施,克服学生学习上的自卑心理,真正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勇气,建立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优生更好地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数学教学  培优转差  分层教学  合作学习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差异教学,使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古今中外,学生在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是客观的,由此给教学工作带来的困惑是一个永远不可回避的事实。为改善这种现状,有效地进行培优转差,现对选用分层教学法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一、学业成绩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成绩好的天天高高兴兴,认为数学学习是件轻松事,没什么难的;成绩差的天天愁眉苦脸,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二、不能很好地因材施教。整齐划一的课堂教学,容易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情况。三、大班教学不利于培优转差。任课教师虽然为培优转差,牺牲很多休息时间,但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四、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好的认为没有挑战性,学着没劲,不爱学习;学习差的听不懂,兴趣不高或没兴趣。五、新理念未得到落实。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未得到切切实实落实。

鉴于以上分析,在校领导的密切配合下,围绕课堂教学,我们课题组做了分层教学的培优转差工作,具体方法如下:

段内分层。一是了解掌握学情,打破班级界限,在学段中把学生科学合理分层。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分析其心理活动特征,再对学生学习兴趣、动机、认知倾向进行分析,把学段内的学生科学分层,然后把相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在一起上课。这样就避免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二是目标分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向和归宿点,确立明晰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本前提。学生的层次不同,接受的能力也不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分层教学。制订分层教学目标的关键是切实扣住课标中“了解”、“理解”、“ 掌握”、“ 灵活应用”及“经历”、“体会”、“探索”等要求的含义,尽可能依据学生的层次水平,合理确定每一层次学习目标。三是备课分层。由于学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因此按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是必要的。四是作业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的难易程度不同,根据他们的层次来确定作业的类型。

班级内分层。一是班内分层,合作学习。通过班内分层后,再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成不同的组,每小组由班内优秀生、中间生、转化生三个层次的6人组成。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心理上“快班”与“慢班”的障碍,而且通过他们的互助合作学习,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助于他们的合作、交流与探讨,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同时,也有利于他们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使得优生更优,中间生、转化生快速成长,实现共同进步。

二是测试分层。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业的主要方式,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起着重要的调节和导向作用。我们考试实行分层次考查,每份试题包括基本题、拓展题和能力拔高题三大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拓展题和能力拔高题则是选做题。这样的分层命题和测试切实做到了既能检测学业的落实情况,同时有利于维护不同层次的学习热情,达到以考助学、以考激学的目的。

三是评价分层。分层评价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有所不同,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以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衡量全班学生,较多着眼于对考题对错及考试分数进行横向比较,而分层评价则是对各层次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来衡量。对转化生,需要教师尽可能地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中间生,则须采用激励性评价;对优秀生,应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这种分层评价的方式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断增强学习信心。

总之,分层教学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了“因材施教”,使每一名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学生的学业成绩比分层前都有所提高,及格率、优秀率比以前提高,班级平均分由原来的70分左右,分层后提高到80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欲望,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有效参与度,渐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实现了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起到促优转差的目标。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遂平县石寨铺镇一中)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1110/2348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