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冶铁文化 西平棠溪冶铁铸剑文化
西平棠溪冶铁铸剑文化
铁器的发明、发展和农业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人们战胜生产困难的能力和生产效率,使中国的农耕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为中国的科技史留下了鲜亮的一笔。
冶铁铸剑工艺技术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提高,使铁制工具、兵器的制做更加先进。同时,丰富的铁资源能够得到普遍开发,完成了青铜器向铁器的过度和飞跃,生产条件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它又是中国兵器史上浓重的章节。棠溪宝剑应用于战争,较其它兵器,需求量大,近战中具有更强的杀伤力。是古代战争取胜的有力武器。
宝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的一种符号。它双面两刀,对于拥有者既面向邪恶也面对自已,是公平、正义的象征。钟馗打鬼,邪恶闻剑丧胆。宝剑还是龙的化身,古诗文传说多有记述,其中就有剑化为龙的故事。人们赋予它至高无尚的权威,人们从这一载体上还看到了刚毅、无私无畏、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的可贵品质.这种品质又不断地通过它渗透到人的文化观念里。所以直到今天,人们仍说剑、赏剑、藏剑。
棠溪冶铁铸剑文化是中华宝贵的文化财富,是中华剑文化的根,它的历史光芒辉耀千秋。
责任编辑:xmx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1110/2353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