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冶铁文化 棠溪宝剑何以光耀中华

棠溪宝剑何以光耀中华

来到棠溪宝剑厂内,你也许会被办公室门前中国棠溪文化研究会的牌子所吸引。你若有兴趣,高庆民会指住室内墙壁上栩栩如生的浮雕讲出一串串美丽动人的故事。剑原本只有中国造才称其为宝,棠溪宝剑能攻无不取,战无不胜,战无不胜而被视为国宝。

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在春秋战国时,谁拥有了棠溪宝剑,不亚于当今世界谁拥有了核武器。想必,古代铸剑人大都有斩尽人间不平事的初衷,古时曾风行文武官员佩剑的雅俗,以抒正义在我的胸臆。战国之后的一些朝代还有过佩剑分等级别文武的现象,时兴的剑客侠肝义胆,匡扶时正,受人敬仰。秦始皇时宝剑又有了能保家、卫国、护院、驱邪之意、镇山宝剑、镇寺宝剑、镇宅宝剑等就是有力的史证。汉之后开始出现尚方宝剑,又作天子之剑,有代表皇帝行使权力,替天行道,先斩后奏的作用。到了后来,宝剑不仅成为文人武士的必佩之物,而且成了公子、小姐玩耍嬉戏的情缘。进入当代,棠溪宝剑成为健身的器材,居室的点缀、收藏的佳品,更是正义的象征,扬眉剑出鞘的诗意、金剑之光电视专栏的推出均足以证明。

对于上述,高庆民能滔滔不绝,也深谙比理。棠溪宝剑出名不久,公安系统的同志登门忠告:“高厂长,宝剑是定为凶器的,可不能轻易开刃呀,”“请放心,高庆民明白应该怎样做。有几个毛手毛脚的小子来了,要买几把棠溪宝剑耍耍,钱可以多掏,条件是剑必须开刃。不管你出多高的价钱,开刃的剑俺是一把不卖高庆民不卑不亢。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1110/2353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