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西平县 好人赵铁锤
好人赵铁锤
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焦艳艳 于洪涛
今年40岁的赵铁锤是西平县芦庙乡顺河村的一位普通农民,说他普通,是他和千千万万的农民一样,黝黑、壮实、质朴;他又是个不普通的农民,说他不普通,是因为他是一位高位截肢的残疾人,平时以修鞋为生,收入不多却乐善好施、助人为乐。
孩提时的赵铁锤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由于家境不好,初中毕业后他就南下打工了。
2007年,一场灾难悄然降临,意外事故使赵铁锤变成了一级残疾,双腿不能行走。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祸让赵铁锤一时不知所措,想过放弃、想过轻生,但看到老泪纵横的母亲,他作出一个决定:学修鞋养活自己和年迈的母亲,做一个身残志坚的人。
赵铁锤肯吃苦,爱钻研,很快掌握了修鞋技术。他买回修鞋工具,又买了轮椅和三轮车,开始了他的修鞋生涯。
第一次见到赵铁锤,是2013年3月的一天。在西平县人民医院住院部的楼梯上,他坐着轮椅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摇摇晃晃地上楼。
原来,他得知一名癌症患者因治病已花光家里的全部积蓄后,便独自开着残疾助力车从离县城50多里的家里来到了县医院,掏出自己平日补鞋积攒的300块钱,塞到患者家属手中。
患者家属热泪盈眶:“铁锤不比俺的生活强多少,他自己挣钱也很困难,可他还来给俺捐钱,俺全家真不忍心收下他的血汗钱呀。”
赵铁锤却一声不响离开了,等到我们追上他,问他是什么力量使他这样做时,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却脸红了。
赵铁锤给我们讲了他亲身经历的往事:有一次,他坐着轮椅回家时摔倒在路上,两个好心人将他扶起来。好几次下雨天走在路上,都有路人将雨衣或雨伞送给他。他说:“我只是尽我微弱的力量,把别人给予我的关怀转赠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赵铁锤用自己的行动圆满地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去年9月的一天,艳阳高照。芦庙乡中心敬老院的老人走出住室,在中心花坛聊天。一会儿,一辆三轮摩托车在敬老院大门口停下。
大家一看是赵铁锤,很快围了上去,不停地跟他打招呼,有的说:“铁锤又来啦。”有的说:“铁锤真是个好人!”
这是我们第二次见到赵铁锤,他这次专门来到敬老院为老人们义务修鞋。不一会儿,赵铁锤周围堆满了敬老院老人穿坏的鞋子,他一连忙活了7天,才把这100多位老人的380双鞋子修完。
当老人们把钱拿给铁锤时,他却分文不收,甚至连口水都不喝。他说:“我就想实实在在地做些事,咱虽然腿残了还有双手呢,帮助这些老人是我乐意做的。”
今年,西平县道德模范、被人誉为身残志坚“活雷锋”的赵铁锤荣登2014年7月份“中国好人榜”。我们再一次联系上赵铁锤。
来到赵铁锤在芦庙乡集市的修鞋摊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那小小的三轮车上挂着的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向雷锋学习,传递正能量,社会更和谐,修鞋全免费,我开心快乐”。三轮车旁支着一把晴雨伞,车边围满了等着修鞋的人。此时的赵铁锤正满脸大汗、一丝不苟地修着手中的一只鞋子。
得知我们的来意,周围的乡亲们纷纷夸赞起赵铁锤来,“他的手艺好,干活也认真”“我家的鞋子都是让铁锤修,我知道他经常捐钱给生活困难的人,让他修鞋等于俺也献一份爱心”……
陪同我们采访的芦庙乡副乡长张亚丽说:“赵铁锤是我们乡里的名人,遇到残疾人和老年人来修鞋,他都是免费。这7年来,他免费修的鞋有5000多双。他虽然挣得不多却乐善好施,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总是慷慨解囊,我们都称他为‘活雷锋’。”
临近中午,有好心的大娘给赵铁锤端来了午饭,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自己的双手能养活自己,想做个自力更生的人。
“前不久,我还加入了西平县爱心大队公益组织,在这里结识了更多从事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从他们身上知道我做的这一切还远远不够。只有帮助别人,自己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快乐。”赵铁锤如是说。
责任编辑:xmx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1124/2406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