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医界快讯 记汝南县人民医院普内肾内科

记汝南县人民医院普内肾内科

医患一家亲

——记汝南县人民医院普内肾内科

刘仁忠 付忠于

在汝南县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个科室:它自从2012年成立以来,全体科室人员凭着过硬的技术,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病人当亲人,视患者为朋友,一年一个台阶,在2013年初被县人民医院评为先进科室后,今年初又被县人民医院评为先进科室。该科室累计收到患者赠送的锦旗、牌匾50多面(块),在天中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演绎出“医患一家亲”的佳话。

 

医术精湛

 

2012年,为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该院决定成立普内肾内科,由王新伟担任科室主任。虽然当时面临人员少(只有2名医生、8名护士)、患者多等困难,但院领导的支持还是给了王新伟无穷的信心,特别是院领导主动挪到夏天热、冬天冷的板房里办公,把宽敞舒适的行政办公区(老医院门诊楼五楼)用于普内肾内科病房,更让王新伟增添了无穷的信心。

医生少,王新伟和科室副主任李森就一替一天值班;患者多,王新伟带领医护人员连轴转。结果没多久,普内肾内科就有了名气,原本50个床位最多时收治患者80多位,连平舆、上蔡都有患者慕名前来,走廊里都住满了患者。

作为全市知名的肾病专家,王新伟在钻研业务同时,还注重对患者心理关怀和生活帮助。城关有一名患者,从2006年患高血压引发尿毒症后,一直在该院透析。每次王新伟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他交代注意事项,鼓励他要增强与病魔斗争的信心。今年5月,该患者因病情加重逝世。临终前,患者还专门提到王新伟,说此生能碰见王新伟这样好的医生是他这辈子的福分。还有一次,一位平舆县的患者做完透析后已近天黑,王新伟就关切地帮他找房子,让他住下。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医者仁心

 

走进普内肾内科医办室,墙上有一块牌匾格外醒目,匾上写着“医术精湛情暖人心”几个字,落款为“三门闸街道办事处老祖庙村付庄组郭浩家人”。在这块匾背后,记载了普内肾内科医护人员为患者捐款的感人故事。

小郭浩是三门闸街道办事处老祖庙村付庄组人,20081230日出生。由于他是非婚生子,出生时没有准生证,又上户口,没能参加新农合。加之他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即离家出走,小郭浩只好与爷爷奶奶一起相依为命。2013年春,小郭浩因肾病综合征住院,前后花去6万多元。由于小郭浩没有参加新农合,高额的医疗费让两位老人欲哭无泪。在王新伟的倡议下,普内肾内科全体医护人员慷慨解囊,为小郭浩捐款2000多元,献出一份爱心。后来,王新伟又积极与地方干部联系,帮小郭浩上了户口,让他参加了新农合,从根本上解决了小郭浩的入院治疗难题。

 

医患和谐

 

如果说医生是一个科室“面子”的话,那护士就是科室的“里子”。以护士长方蕾、副护士长王金桃为首的普内肾内科护士团队,较好地完成了“里子”这个角色。

由于一些患者缺乏相关医疗知识,得知病情后情绪低落,甚至放弃治疗。对此,方蕾和王金桃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还带头学习心理疏导知识,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病情。前不久,一名女患者入院后情绪低落,哭着不愿治疗。方蕾主动找她谈心,告诉她只要积极配合就能痊愈。经过一番劝说,患者最终稳定了情绪,按时进行服药。

对个别患者遇到的特殊情况,护士们也都想法设法积极解决。今年春季,从王岗镇转来一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是五保户,无人护理。方蕾和王金桃每天都为老人端来热气腾腾的饭菜,在护理好老人的同时,多次打电话与地方联系,请他们派人来照顾,最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许多患者都说:“普内肾内科的医生护士医德好、服务好、质量好,让人很满意!”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1124/2415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