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艺术鉴赏交流 明清时期古籍升值空间大
明清时期古籍升值空间大
肖文舸
孙中山致任鹤年信札。
近几年,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文化程度的提高,喜欢藏书的人越来越多。俗话说,“一页宋版,一两黄金”,古籍的收藏投资价值也逐渐被挖掘出来,开始引起藏家的关注。
对此,广东省集藏投资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谢奇表示:“从目前的行情来看,古籍旧书这一板块比较火的应该说是明清古籍,价格高低都有,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升值空间很大。”
小众收藏期待大炒家
目前,古籍旧书的收藏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拍卖场火爆,成交价格不断飙升。二是民间收藏者越来越多,但因受众面窄,大资金的炒家尚未进入,因此还未出现暴涨迹象。
谢奇告诉记者,在古籍收藏板块里,宋元明清时期的古籍旧书,因印刷技术突出,刻印精良,最具收藏价值。
据了解,宋元时期是雕版印刷的顶峰,雕刻精美、字体端庄、纸墨考究、校勘质量高。从明中叶起,宋元版成为藏家追逐的热点。而明代是中国古代印刷史上的全盛时期,其印刷技术较前代更加成熟,图版刻印更为精良。到了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精刻本,因质优价廉,更是受到了不少藏家和投资者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名人尺牍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明清时期名人的信札出价动辄上万元。如果有特殊历史意义,价值更是大幅攀升。
比如颇受广大收藏家关注的《孙中山致任鹤年信札》,在2007年举行的上海嘉泰秋拍会上以44万元的高价成交。
古籍收藏入行门槛高
古籍收藏之所以小众,除了因为它对收藏者的经济实力有一定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藏家要有文化底蕴和功底,才能真正入行。
对初入门者来说,专家建议多学多看古籍入门书,如陆昕的《闲话藏书》、田涛的《田说古籍》、谢其乐的《古书收藏》等。
此外,谢奇强调,并非所有的古籍都有收藏投资价值,做工略显粗糙的古籍旧书,对藏家来说价值也不是很高。这就需要买家识货,有一定的鉴别能力。
不过,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古籍的升值潜力并不比邮币卡低,特别是那些不能再版或印量小、损耗大的版本,将成为收藏者的追捧对象。
责任编辑:wq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1127/2440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