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开发区 倾听古村变迁的脚步声

倾听古村变迁的脚步声

\"luf141217.jpg" 

刘富贵老人向记者介绍“关王庙”的遗址。

□晚报记者   李玉荣/   闫宏伟/

走进开发区关王庙乡关王庙村,看到的是一座座崭新的楼房,听到的是一阵阵欢乐的笑声。

翻开关王庙村的历史,有很多不寻常的故事。关羽曾在此处歇脚饮马,南北几千公里的关口九龙口就在该村。时至今日,该村处处都能发现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虽然这些痕迹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仍保留着当年的韵味。

追寻历史的脚步

1129日,记者来到关王庙村。也许是因为下雨的缘故,一踏上这片土地,就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这条路就是以前的关王庙街。”该村53岁的村民白国勇指着村里的一条小路告诉记者,古时候,关王庙街非常热闹。现在,路两边都是村民的住房。

据关王庙村82岁的老人刘富贵介绍,相传三国时的名将关羽护送甘、糜二位夫人从魏都许昌到古城汝南与刘备相会,途径关王庙村。由于天色已晚,关羽就在此歇脚饮马。

后来,村民为纪念关羽,便在村里建了一座寺庙,把一尊很大的关羽神像安放在庙里,并将该庙起名为“关公庙”。多年后,该庙被改名为“关王庙”。如今的关王庙也是因此而得名。后来,庙里的神像被扒掉,并建起了小学。

     “‘关王庙’的遗址就在如今的关王庙小学院里。”刘富贵说。

关王庙村曾被称为“二十里铺”

据刘富贵介绍,古时候,关王庙村为驿铺。因距离遂平县城只有10公里,关王庙村被称为“二十里铺”。当时,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这里购粮、买油,带动了该村的经济发展。

到了清同治二年,关王庙村垒墙筑寨。“在我小时候,寨子还完好无损。”刘富贵说,寨子把村子围成一圈,有南北两个门。南面的寨门上有一块1米长的石碑,上面写有“关王庙”三个字;北面的寨门上也有一块石碑,上面写有“汇合镇”三个字。到了晚上,有专人把守寨门,防止土匪进村抢劫。

抗日战争时期,村里又重修了寨墙,将寨墙垒高。如今,两块石碑都被村民埋在了地下。

记者跟随该村刘国成等几名村民,从关王庙村向南走了200米后,沿着一条泥泞小路继续前行。“这就是以前的郑信公路。它的前面是九龙口。”刘国成指着右边一条杂草丛生的沟说,以前这条路是土路,时间久了就成了一条大沟,直到1972年修建107国道,该路才“退役”。

将由农村变为城市

转眼间,关王庙村已走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它的前世历久弥新,越发珍贵。如今,关王庙村又是另一番景象。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新红介绍,随着城市的发展,关王庙村已成为城中村改造地带。该村辖区划归为小清河片区、职教园区、北部新区3个片区。市委、市政府正在抓紧建设这些项目,计划3年内把该村城中村改造完成。

刘新红说,市乐山大道、文明大道、靖宇路、盘龙山路、创业大道、纬七路、纬八路、纬九路、纬十路都从关王庙村辖区经过。目前,该村已形成五纵四横的路网。

记者了解到,现在,关王庙村有200多名村民从事建筑行业。此外,还有一部分村民在自家附近的工厂干活,收入也很稳定。

“不久,关王庙村将由农村变为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采访结束时,刘新红充满信心地说。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1202/2455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