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县区开发区 八里铺村 风物流变见沧桑

八里铺村 风物流变见沧桑

 \"luf1412134.jpg"

□晚报记者   李玉荣/   闫宏伟/

提起开发区关王庙乡八里铺村,或许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位于关王庙乡北部、距离遂平县城4公里、因为有很多店铺而得名的村庄。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这个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的村庄?

近日,记者走进八里铺村,探寻这个村庄的神秘和辉煌。

一口古井千年不枯

“古往今来,八里铺村都是交通要道。过去,村里做生意的人很多,到处都是店铺。”该村82岁的老人曾纪荣说,那时候,村里非常热闹,每天都聚集着许多来往的人。

“八里铺村地势较高,干旱时,沟里、河里没水,村里的一口古井却从来没有干涸过。听上辈人讲,这口古井有上千年历史。”曾纪荣说。

3年前,村民曾献华建房子时,把井圈到了房屋内。”村民曾献伟说,以前古井的四周是青石板,现在已经用水泥砌起来了(如图)。如今,曾献华一家人还在吃着古井里的水。

记者在曾献华家看到,这口古井直径约1米,水面到井口距离约3米。

“井水冬暖夏凉,以前我们都喜欢用井水洗衣服。”几位村民告诉记者。

古运粮河从村边流过

在八里铺村西边,记者看到了一条从南向北的河。

“这条河叫古运粮河。以前河水清澈见底,是村民们的天然澡堂。”曾纪荣说,至于运粮河是何时开挖的,村民们都不知道。

记者看到,由于上游水源减少,古运粮河除了宽阔的河床还在显露着它当年的风貌外,河水基本上已成了一条小溪。

“以前村民灌溉田地,都是用这河里的水。”该村党支部书记邓富文说,上世纪90年代,村里在古运粮河周围建起大棚种植香椿出了名,该村曾以“豫南香椿基地”著称,砖砌48座标准化日光温棚,被省科委定为农业科技星火项目,年产香椿近5万公斤。

当时,八里铺村的大棚香椿远近闻名,选用良种,配方施肥,清洁生产,包装精美,产品无公害,无污染,被誉为“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八里铺村将华丽转身

 “如今,政府给咱村老百姓创造了优美的环境。八里铺村将被打造成高档社区。”邓富文说,省、市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决定投资2~5亿元,在村南边建设一个广场,广场的名字已经起好,叫“关公文化大广场”。目前,整村规划平面图正在设计。

“八里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邓富文说,该村连接着遂平县和驻马店市区。把该村建成旅游观光的高档社区,让村子的特色凸显是理所当然。不久,村民将打工不出村,进厂不离家。

对于更多的八里铺村村民来说,他们想的似乎更加实际,毕竟历史已经过去,他们期待更加美好的未来。一村民发出感叹:“北部新区如此大规模地开发建设也许正是城市快速发展的号角,而八里铺村也应在其中。”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1211/2476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