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艺术鉴赏收藏 “手串”走红

“手串”走红

banyw141272.jpg

●富沛海

如今走在大街小巷,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佩戴各种手串饰品。种类繁多的手串成为文玩收藏一大新热门。“手串文玩热”不但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催生了一个大市场,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小小的手串到底有什么魅力?收藏又该注意些什么?

长年经营各类收藏品的陈先生告诉记者,手串源于串珠与手镯的串饰品,现在已经逐渐演化成了集装饰、把玩、鉴赏于一体的特殊商品,尤其受到中青年人喜爱,戴手串成为一种时尚。

赵先生在和平大世界吉林古玩城经营一家古玩店,近两年,各类珠串一跃成为他的主打产品。“材质不同,价格有很大差别。如今的手串市场,材质繁多,细分可达100种。”赵先生说。

市面上的手串按材质可以分为四大类:一类是木质类,如紫檀、海南黄花梨、楠木、沉香等;一类为宝玉石类,如水晶、玛瑙、绿松石、青金石、石榴石等;一类为果核类,如常见的菩提子、核桃、橄榄核等;还有琥珀、蜜蜡、象牙、天珠等特殊材质。

“菩提、紫檀、沉香等手串这两年价格都在上涨,以海南黄花梨为例,10年前,黄花梨每吨价格不过万元,一串海黄手串价格仅为50元左右。如今,一串海黄手串价格将近2万元。”经常淘货的市民孟健先生说,珍稀材质的手串,如蜜蜡、沉香等材质,年平均涨幅都在30%以上,品相好的蜜蜡现在飙升至每克2000元。

据吉林省虹桥拍卖公司总经理孙国军介绍,目前拍卖会的最大特点就是大众化、全民收藏,随着手链的流行,也受到一些藏家的追逐,珍贵稀有材质、艺术性高的具有升值潜力,许多价格远超黄金。

“作为收藏者,要学会辨别真伪,切忌盲目跟风。”省收藏协会秘书长关放认为,作为新的收藏宠儿,手串市场火热背后鱼龙混杂,存在一些有意炒作、以假乱真、为求利不择手段的现象。一些商家从非洲运进来的树木果实,随意起个名字便从中牟利,还有些商家用各种手段造假,如经过浸色处理的假红玛瑙,用塑料制造的假蜜蜡。目前市场上稀有材质的手串价格已是高位运行,投资收藏有一定风险,玩家应酌情选择。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1225/2507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