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历史人物 南朝哲学家——范 缜

南朝哲学家——范 缜

范缜(约450-约510),南朝齐梁间南乡舞阴(今泌阳西北)人,字子真。少孤贫,从学名儒刘瓛,博通经史。仕齐,累迁尚书殿中郎、领军长史。性情耿直,不畏权贵,屡遭当权者排斥。总结并发展了前人反佛斗争的理论成果。永明七年(489),与竟陵王萧子良作不信因果之辩,以人生如要花同发,随风而坠,有坠于茵席之上,有落于粪溷之中,富贵贫贱,纯属偶然,而无因果,使萧子良无言以对。又著《神灭论》,子良集众僧难之而不能屈,使王融劝诱而不为动,宣称决不卖论取官。建武元年(494)至四年,任宜都太守,曾下令禁祭夷陵神庙。入梁,任尚左丞,因替友人伸冤,谪徙广州。后召还,任中书郎、国子博士。天监六年(507),公开发表《神灭论》,认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以质和用的关系,说明形体是精神的物质基础,精神不过是形体的作用。进而提出人之质有知,木之质无知,二者因质殊异,而有知与不知之别。认定精神是人体所特有的属性。区分人的生理器官之不同功能,以及(知觉)和(思维)的不同功能,论述知觉与思维的差别性和统一性。从而对佛教神不灭思想的主要论据形神相异,以及其他诡辩,作了全面的批驳。并列举佛教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货殚于土木的危害。梁武帝曾动员王公朝贵六十余人进行反驳,仍不为所屈。著作多佚,现存《神灭论》、《管曹舍人》等篇。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4/1230/2519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