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遗迹 楚长城遗址述说“古城”兴衰
楚长城遗址述说“古城”兴衰
走进古城村 探访楚长城
楚长城遗址述说“古城”兴衰
村民自发保护楚长城遗址
□晚报记者 王瑞/文 闫宏伟/图
在楚长城遗址石碑前,村民崔正倦向记者讲述楚长城的历史。
日前,记者在驿城区沙河店镇采访时意外获悉,该镇崔楼村古城村有楚长城遗址。沙河店镇文化站站长杨仁俊非常热情地带领记者去古城村采访。
汽车沿着乡村公路,来到崔楼村古城村。古城村是一个普通而又宁静的村庄。村南是一片麦地,麦地周围有几个土坡。记者走近一个土坡,看到一块石碑,碑的正面刻着“河南省重点保护单位:驻马店市楚长城遗址——沙河店古城”等字。碑的背面刻着楚长城遗址的简介。
“沙河店古城是楚长城的关城。麦地的位置就是过去的古城,麦地周围的这些土坡是楚长城遗址,咱过去看看。”杨仁俊一边说,一边带着记者爬上一个较高的土坡。
站在楚长城遗址上,记者的视野瞬间开阔:楚长城遗址围绕着绿油油的麦田,几百亩麦苗长得正旺。城墙悄无声息地守在这里,虽然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高大和宏伟,但那些散落的土墙,似乎向世人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村里了解古城历史的人不多。”杨仁俊告诉记者。他联系上该村村民崔正倦。热心的崔正倦骑着电动三轮车赶来,向记者讲起古城和楚长城的历史。
古长城是全村人的骄傲
“古城分为东西两座城,其中西城面积稍小,呈长方形,东城面积大些,呈不规则形。” 听着崔正倦的介绍,战国时期一座繁华喧嚣的小城浮现在记者脑海中:天空蔚蓝,阳光明媚,高高的城墙内,人来人往的集市,热闹的习武场,嬉戏的孩子们。
“过去,城墙约有一丈高。”崔正倦说,由于遭人为破坏和岁月的侵蚀,如今的城墙最高处有2米多,低处不足半米。
崔正倦介绍,古长城是全村人的骄傲。村里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入侵沙河店,对附近几个村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日军准备进攻古城村的时候,却突然撤兵了。村里老人讲,当时,日军从村子南边过来,快靠近古长城时,看到古长城上面很多士兵在操练,吓得便撤军了,古城村幸免于难。村民们知道,古长城上根本没有士兵操练,那是冥冥之中,古长城在用一种神奇的力量保护着村民。从此,村民把古长城看作村里的“保护之城”。
“75·8”洪水后,村子从古城内迁出,但村名没有变,仍然叫古城村。
村民自发保护楚长城遗址
采访中,记者看到有一老人带着孩子在城墙下玩耍。说起古城墙,老人一脸自豪。“以前总有外地人来村里挖城墙。”老人说,他经常看到有人从城墙内挖出古剑、古陶瓷等古物。“你们自己不挖吗?”记者问。“俺保护还来不及哩。这些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也是国家的文物,我们才不挖哩。”这名老人说,如果古城村的村民像外人一样乱挖,恐怕这座古城墙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古城村村民很重视对古长城的保护。村里规定:禁止在长城四周放牧、盖房,村民都自觉遵守。2013年,这里被河南省政府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去年,我市在此处立了石碑,保护这片历史遗迹。
责任编辑:fl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0126/2584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