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卫计·健康医界快讯 2014年我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

2014年我市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

实行门诊“一卡通”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

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超额126  全市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9%

本报讯 (记者 黄育南)根据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和公立医院改革的总体要求,2014年,全市进一步加大了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公立医院改革、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的力度,积极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全部药品实施“零差率”销售;执行了医疗服务新价格,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增加的收入基本能够弥补药品“零差率”销售合理收入的80%;推行了农合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与按病种限额报销补偿相结合的综合支付方式改革;实行了门诊“一卡通”和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2014111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截至1231,各县区医院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的有32509余人次。

       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超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2014年,我市安排新建和以奖代补的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共300个,实际建设426个。截至1231,主体完工356个,正在建设62个,投入使用4个。标准化村卫生室的建设用地均由乡镇政府、村委无偿提供,建设单位均通过招、投标确定。新建项目全部按设计标准建设,实行“六室分离”。建成后建立固定资产账目,产权归本乡镇卫生院所有,交村卫生室使用。

       目前,全市辖区内共有乡镇卫生院146个,除18个因迁建、改建外,其余均实现达标。按照《驻马店市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评估标准》要求,各县区不断加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加大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乡镇卫生院对各科室设置进行了规范,统一标识、标牌,统一设计,统一规格,统一色彩。同时,建立健全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加强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医技水平,基本满足当地群众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2014年,我市公共卫生经费全部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并对全市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管理、督导。根据县区上报数据统计,截至201412月底,全市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7101198万份,建档率达99% 0~6岁儿童健康管理人数660950人;孕产妇健康管理142296人;老年人健康管理777293人;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数分别为493057人、151232人;重性精神病登记管理18961人。全年开展健康教育活动11112次,参加人数643407人次,印发宣传资料2062968份;预防接种完成92833剂次,新建接种卡20185人;登记报告传染病20258例。

       全市以人才培养和素质提升为重点,以吸纳引进为主线,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流动和激励机制,统筹各类卫生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不断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同时,积极开展自主培训乡村医生工作,充分利用市级全科医师、中医骨干医师培养基地,为卫生院转岗培训全科医师1050名,对870名村医开展了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

       为鼓励和引导民营医院的发展,各县均制定了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规划和民营医疗机构管理办法,按照“鼓励、规范、打击”的原则,明确了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设置和发展目标。如西平县新建成民营医疗机构2所(民生医院、合水张氏正骨医院),另外,投资1.8亿元、占地20亩的博雅医院正在建设中;遂平县已经有3所民营医院建成投入使用(仁安医院、金生中医骨病医院和大兴牛氏骨伤医院);泌阳县振华骨科医院已升为二级医院;确山县建华骨科医院选址新建项目占地56亩,总投资1.2亿元,一期主体工程正在建设之中。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0310/2673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