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乡土文化老照片 政协三委员畅谈艺术品鉴证的模式创新
政协三委员畅谈艺术品鉴证的模式创新
鉴定乱象共为人知 艺术品“质量时代”是潮流
2014年,在全球艺术品交易市场范围之内,中国跻身全球第一,坐实亚洲艺术品交易的头把交椅,销售收入达56.6亿美元。一方面是光鲜的艺术品市场交易成绩,另一方面却是交易背后共为人知的鉴定乱象。魏传忠表示,当前我国艺术品市场假货充斥,赝品盛行。在艺术品交易过程中,如果艺术家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投资者就会望而却步,如此而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护。“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它的真伪鉴定问题,只有破解这个难题才能促进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与发展”魏传忠说到。魏传忠等委员表示希望可以借鉴质检部门监管产品质量的模式,努力将我国艺术品鉴定市场也推向质量时代。
以四大质量基础为保证 构建艺术品监管体系
当下的艺术品市场,无论从假货赝品泛滥的严重程度、造假技术水平或识别真伪的难度来看,传统的“经验鉴定”因其本身的局限性和主观性早已开始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建立一种新的质量检测与认证标准已经成为艺术品鉴定市场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魏传忠表示,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作为国际上公认的四大质量基础,符合对产品质量监管的规律,同时也符合国际惯例。对此,他希望可以通过采用四大质量基础来构建艺术品的监督体系。
艺术鉴定要科学 少给后代留赝品
目前珠宝行业有珠宝鉴定师,需经过考试,有严格的等级划分,但是文物鉴定这一块恰恰没有。余辉表示,目前艺术鉴定就是看谁年纪大一点,谁就有发言权。而且有很多经济利益在里面干扰着鉴定人的表态。为破解这一难题,余辉提出两方面的办法。 首先,文物爱好者、老百姓应该提高自己的历史文化知识。其次,要形成一支有收益性的专业的文物鉴定师队伍。对此他表示,建立这种有收益性的鉴定队伍,必须要有一整套的管理系统,要有相应的鉴定事务所。另外,余辉建议,工商、税务、城管等也要协同进行监管。余辉认为,将科学化鉴定手段与行业经验结合在一起,共同推动文物鉴定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责任编辑:xmx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0312/2680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