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乡土文化老照片 胡风生前珍藏300幅抗战木刻将开展

胡风生前珍藏300幅抗战木刻将开展

原标题:胡风生前珍藏300幅抗战木刻将开展

  近日,湖北籍诗人、文艺理论家胡风女儿张晓风在“武汉通”刘谦定带领下,踏访父亲当年在武昌求学、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足迹。3月24日,由胡风生前珍藏的300多件抗战木刻作品,将在湖北省博物馆展出。77年前,这批作品首次在武昌展出引起轰动,成为武汉抗战史上的重要文化事件。

  75岁的张晓风居住北京,退休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文艺研究室研究员。1980年,胡风被安排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担任顾问,张晓风被调去给父亲做秘书,直至1985年父亲病逝。

  张晓风此次来汉是应邀参加24日在省博举行的《中国战斗——抗日战争时期木刻展》开幕式。她说,1937年10月,胡风从上海撤退到武汉,在武汉居住的近一年时间里,父亲在周恩来领导下,编辑出版了18期《七月》。《七月》发表了大量新诗和报告文学,也刊载了许多抗战木刻。1938年1月8日至10日,《七月》半月刊在武昌民众教育馆举办了《抗敌木刻画展览会》,参展的300多幅作品中,除了《七月》刊发的,多半向社会征集。

  “母亲去世后,我们遵循她的遗愿,将这批作品捐给了北京鲁迅博物馆,存于‘胡风文库’”。张晓风介绍,此次将在省博展出的300多幅作品中,为当年在武汉首展的原作,不少作品出自江丰、陈烟桥、野夫、力群、李桦等一批当时知名的年轻木刻家之手,作品中有对敌人凶残面貌的揭露,也有表现中国民众悲惨生活的,但更多是民族抗战中的各种壮烈图像,如《被枷锁的中国怒吼》、《保卫我们的城池》等。

  随行的北京鲁迅博物馆馆员常楠介绍,当年的展览是抗战时期,在国统区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性木刻展览会,当时的媒体报道,3天时间,共有万人参观,盛况空前。

(来源:长江日报)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0323/2702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