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教育培训认证 成长·收获·感动

成长·收获·感动

 

2012年的夏天,当得知被录取后,作为职场新人的我,怀着无比自豪和喜悦的心情来到了XXX幼儿园。

在我心中,幼儿园是个快乐的地方,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是动人的音符;幼儿园是个神奇的地方,孩子们在老师的“魔法棒”下变得乖巧听话;幼儿园是个幸福的地方,孩子们在这儿变得自信勇敢和坚强。本是自信满满的我,到幼儿园的第一天,竟像那些刚入园的孩子般手足无措。

还没走进小班的门,就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放松深呼吸后,我轻轻推开了虚掩着的门。孩子们初入学的景象依然清晰,有默默抽泣的,有嚎啕大哭的,有撒泼反抗的。还有一位小朋友边哭边念念有词:“妈妈,你快来救救我!妈妈,你快来救救我!”真是让人苦笑不得。

和班主任老师进行简短的交流后,我也一并投入了“战斗”。这时,我的身边来了一位“小可怜”。虽然奶奶走的时候她忍住了眼泪,还和奶奶拉钩完成了某种约定,但看见奶奶转身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哭了起来。我本能似的把她轻轻搂在怀里,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听着她越来越响亮的哭声,我急得满脸通红。这时我看见班主任老师也在安抚小朋友,我连忙学着她的样子,用手轻轻抚摸小女孩的后背,还在她耳边说一些温柔的话语。不一会儿,我的方法竟然奏效了,她慢慢平静了下来。看到班主任老师鼓励的眼神,我的心中也升腾起了一种成就感。

把小女孩安顿好以后,我便迫不及待的向班主任老师讨教了起来。这是我才知道,原来小班孩子入园前都需要开家长会,告诉家长为孩子做好入园的准备。其中生理准备和心理准备是最重要的。正在这时一个小男孩蹦蹦跳跳的来到了班门口,不但笑眯眯的跟妈妈再见,还庆祝似的和妈妈击了掌以后才高高兴兴的进班,我正为他的坚强感到奇怪,班主任老师告诉我,这个小朋友的入园准备家长做的很好。突然间我对入园准备这个一开始我直接忽略的环节立刻重视起来。班主任老师告诉我,生理上的准备主要是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而心里上的准备是让孩子从心理上喜欢、向往并接受幼儿园。我静下心来一想,觉得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当孩子对幼儿园有了向往,满心期待来园的时候,怎么还会有过多的伤感。即使有小的情绪波动,在老师的鼓励和活动游戏的参与中也很快会消失殆尽。听班主任娓娓道来,我突然觉得心里似乎明朗了一些,对于接下来的工作更加充满期待。

渐渐的,我熟悉了幼儿园的工作,小班的孩子也越来越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但毕竟孩子年龄小,有些特别精细的动作比如扣扣子、拉拉链他们还是做不了。但我发现大部分的孩子需要帮助时,也许是因为有老师代劳,他们居然都选择沉默接受,甚至连一句谢谢没有。我觉得这是个教孩子在请求帮助时如何与人沟通的好时机。于是我生成了一节谈话活动《需要帮助怎么说》。课上完以后,我们班的孩子都变成了礼貌的小绅士、小公主。我的耳边总会响起甜甜的声音:“老师,请你帮我XX,好吗?”每当这时,我总会微笑的蹲下身说:“宝贝,你很有礼貌,我愿意帮助你。”

我想总有一些时刻,你会与你的工作产生强烈的共鸣。这种共鸣产生的结果是,你会有自豪感、满足感和幸福感。我脸上的微笑正是我心中幸福感的表达和流露。是的,我很幸福。这种幸福就在我身边,我可以听到、看到、感受到。听到孩子们乐呵呵的趴在你耳边轻声说:“老师,我爱你。”看到孩子们面对你时绝对信赖和崇拜的眼神,感受到每一次孩子的拥抱和亲吻,心中收获的是满满的爱。

很多次我都在心中默默地说:“孩子们,愿你们永远平安快乐、天真无邪的长大,老师和你们一起成长。谢谢你们的陪伴,让老师收获感动,你们永远都是老师心中的宝贝。”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0421/2765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