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培训认证 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
--我和一个问题学生的故事
2010年八月,新一届七年级学生六百多人,集中进行了短期军训。第一天上午进行开训讲话时,我就发现五班有个男孩,白白胖胖的,手舞足蹈,很是活跃。正式开始军训后,我和校领导一起到各班去察看军训情况。刚刚走近五班时,又见那个白白胖胖的男孩在眉飞色舞给临近的同学讲着什么。而别的学生这时都正神色紧张的保持着军姿。我立刻询问班主任王老师。王老师无奈的说,这个学生,真是精力足,上窜下跳,就没有一刻安静。现在的状态还是刚提醒他后的结果呢。原来这样啊,我心里顿时疑虑起来……
天气渐热,树下没有一丝凉风,一上午的军训快要结束了。突然五班教官跑过来报告,有个学生不服管教,已经让他单独训练了。我快步走过去,教官所说的捣乱的学生,正是刚才那个白白胖胖的活跃学生。这时,只见他单独一队,却还不断的向班里同学挥手、笑嘻嘻的做鬼脸。我把他拉到一颗大树下,严肃的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我叫××。你是怎么违反军训纪律的?他笑笑,没有啊!话音未落,他突然骑到树下面的一个陶制的垃圾筒上了,双脚一晃一晃的向我做着鬼脸。我吃了一惊,怎么这么特别的学生?
回到家,我立刻上网了解关于这个孩子的情况,发现他和多动冲动症状有很多类似。经过查询,我了解到,多动症学名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少儿期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明显影响少儿学业、身心健康以及成年后的家庭生活和社交能力。由于,我之前没有接触到这样的孩子,所以很想探索一下对此类孩子的干预教育。随后的家长会中,我与他的父母认识并建立了长期的联系。通过交流,我了解了××的父亲是地矿行业的一名工程师,因为工作的原因,长年不在家,××的母亲是一名专职母亲,包括××的爷爷奶奶,全家三代单传,所以很是溺爱。从小就天不怕地不怕。当我给××母亲说孩子是多动症时,她表示认同。但是,当我说需要长期系统干预和药物辅助治疗时,她却很是反感。这使我感到了问题的特殊性。
一个偶然的机会,通过教育学会,我参加了一期心理咨询师辅导班。在学习过程中,经过
我首先与××的父母(主要是母亲),进行了多次沟通,共同列出××多项日常典型行为的症状。又给她讲述类似少儿心理干预和药物干预的成功案例,让他在对××的接下来的干预教育中,加强配合,学会与××共同制定明确的奖惩协定,有效地避免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掌握正确使用强化方式鼓励××的良好行为,使用惩罚方式消除××的不良行为。
然后我又与
在
经过半年多的持久辅导,××在班中、家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大家都很欣喜的事情。尤其是××的母亲,从对我稍有抵触,发展成家长学校的中坚和骨干,帮助了一批对问题学生困惑的家长。最使人欣慰的是××,一次学校举行感恩教育演讲会,他主动做起了学生会的志愿者,给了解他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九年级时,××获得了优秀学生会干部和文体健将的殊荣,并顺利的升入了高一级的学校。问题学生变成了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教育之路上,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学生的精神乐园,分享教育的成功和喜悦,始终是我不倦的追求。
责任编辑:df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0421/2765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