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历史历史事件 厥(jué)貉(mò)之会
厥(jué)貉(mò)之会
天中历史故事(三十)
□市博物馆 魏晨
春秋时期,晋楚两国长期征战。楚国在楚穆王时期国力强盛,起了称霸中原的野心。当时中原的郑国比楚国小多了,而陈国比郑国又小,蔡国比陈国又小。楚穆王率兵最先讨伐郑国,郑国答应脱离晋国势力圈,归顺楚国。而后,陈国、蔡国也不战而降,都跟着归顺了楚国。穆王于是和这三位诸侯约定:十月初一,到“厥貉”(今河南项城县西南)来会盟,承认楚国的霸主地位。此次会盟的目的就是迫使这些中原的诸侯国,都宣布脱离晋国的势力圈,加入到楚国的势力圈。这就是历史上的“厥貉之会”。
公元前617年秋末的时候,楚穆王在前往厥貉的半路上,遇到了郑穆公和陈共侯。郑穆公名叫郑兰,陈共侯名叫陈朔。他们二人约好了,专程守候在这里,恭迎楚穆王驾到。楚穆王看见他俩板着脸问:“寡人原已订好的‘厥貉之会’就要到期了,你们为何要在此地逗留?”郑公和陈侯一起回答说:“我们知道大王会经过此地,所以预先守在这里,我们将伴随着您,一同前往。”楚穆王听后大喜。于是郑、陈二君,一左一右簇拥着楚穆王,来到了“厥貉之会”的会场上。最为弱小的蔡庄侯蔡甲午,已经是早早的来到了厥貉,恭敬地迎接楚王驾到。楚穆王一到,蔡庄侯马上就以拜见天子的规格迎接楚王。在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相互见面的礼节是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的。诸侯与诸侯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天子与诸侯之间,则是君臣关系。蔡庄侯以天子之礼拜见楚王,那么,“厥貉之会”就不再是诸侯国之间的会盟,而是臣子拜见君王的性质。郑公与陈侯见蔡侯如此低下做作,心里很不是滋味。两人商量说:“蔡侯如此屈礼,楚王会认为咱们轻慢了他。”随后就一起讨好楚穆王说:“大王,您的车驾到了这里,宋君居然不过来参见您,清大王下令,咱们一起讨伐他吧!”楚穆王得意的大笑道:“寡人屯兵于此,正是为了讨伐宋国!”
当时宋国君主是宋昭公,名叫宋杵(chǔ)臼(jiù),是宋襄公的孙子刚刚即位不久。突然有报告说楚、郑、陈、蔡四国在宋国的边境进行会盟,并有窥宋之意,于是慌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宋国的大臣说:“臣闻‘小不事大,国所以亡。’如今楚国已经降服了陈、郑、蔡三国,而晋国现在国势衰弱,咱们不如现在归顺楚国,否则等军队打过来再请求归顺,就来不及了!”宋公以为然。他就亲自驾着车,来到了厥貉,非常恭敬地拜见了楚穆王。自此,宋国也参加了这次厥貉会盟,宣布脱离晋国的势力圈,臣服于楚国。楚穆王大悦。
之后,楚国就俨然以中原霸主的身份自居;而曾经的霸主晋国,是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的,历史的长河就在不断地争战中滚滚向前。
(作者简历:魏晨,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学院博物馆专业,现任驻马店市博物馆陈展部主任。)
责任编辑:fl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0422/2767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