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文化天中文化文学

□吴工平

 

流行词: 被套牢、被黑、被忽悠、被就业、被幸福……

本来是自己能够做到、能够拥有、应该得到的东西,却被别人做主以虚假的至少是莫须有的结果、面目精彩呈现,心中自然就充满了无限的苦涩和无奈。“被”担当了把人家主动的能力变为被动的任务以后,名声大噪。从末流演员一下进入二流演员行列,知名度迅速提升。唯一可惜的是,快乐指数的提高还不是那么理想。

这个字由“衣”和“皮”两个部分构成,“衣”表字义,“皮”用作读音。“衣”最早并不是指人们穿在身上的衣服。我们知道,在人们创造文字的那个时候,都还没有像样的衣服。人们在身上裹衣服之类的东西,多是为了御寒,而不是为了遮羞。所以,此时的衣服是指睡觉时的覆盖物或出门时裹在身上的御寒物。“皮”是指动物的毛皮。那时候,动物皮是人们御寒的宝贝和时尚物品。人们更没有单独用作保暖的被子,“衣”与“皮”联合起来就表示“皮制的覆盖物、御寒物”,用来指睡眠时取暖的覆盖物。

起初是一衣二用,既穿又盖,后来生产的产品多了,造出这个“被”字即专指睡觉时的覆盖物,后来演变成被子也就顺理成章了。起初它的长度只有人们身长的一半,还被叫做“寝衣”,可见在人们的心里还是衣服。由于它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所以它的发展相当迅速,很快就出现了如被子、被窝、被罩、被单等等众多的家族成员。

不知什么时候起,它被人们赋予了动作行为上的被动功能,用来表示被骗、被盗、被抓、被迫、被批、被俘、被拐、被害、被诱惑、被遗弃等。这和被子带给人的温暖温馨相去甚远。在这些方面,和它有瓜葛的似乎都不是什么好事。别钻牛角尖,因为好歹还有被录取、被解放这样一点点好事。

借用它的被动功能,人们纷纷把本来应该主动实施而实际上没有实施或无法施展的行为动作、还有貌似拥有而实际上没有的权利无奈地归属到它的名下,没想到,它一下子就火了起来。因为它的流行乃至泛滥,居然使社会出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被时代”。代表词有被自杀、被增长、被代表、被自愿、被就业等。从语言结构上看,突破了传统的语法规则,形成了一种新的结构方式。虽然不守古道,语法看似荒谬,却恰恰以此嘲弄了社会上不合理的甚至是荒谬的现象。

不过这个时候,“被”尽管裹带着调侃情绪,又多了几分苦涩和无奈,但是,就算是 “黄连树下弹琴”,在经济普遍大幅增长的时代,它也像是黑色的幽默,蕴含了快乐风趣的喜剧底色。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0529/2839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