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新华时评:为“互联网+”筑牢安全屏障

新华时评:为“互联网+”筑牢安全屏障

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杨绍功、闫祥岭)近期,支付宝因光纤被挖断中断服务数小时,携程网因错误操作系统瘫痪近12小时,各大券商网站也一时拥堵造成集体登录失败。用户数以亿计的互联网相关企业接连发生系统宕机,让人们再次关注互联网安全隐忧。如何为互联网+筑牢安全的屏障,成为越发迫切的问题。

  不能转账、没法买票、影响交易……宕机事件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网友调侃说,这是工业0.5的一把铲子铲倒了工业4.0的互联网+。然而,宕机的原因不一定都是无意之失,有网络安全专家就指出,各种宕机很大部分源于网络攻击。近年来,从天涯、淘宝、汉庭到12306官网,大规模的信息泄露频发,在各种宕机事件背后,网络安全之脆弱,令人触目惊心。

  谁来保护网络数据安全?这是每一次网络安全事件之后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但在不同涉事企业,人们每每看到不同答案。有的企业以先进的异地多活备灾机制化解危机;有的企业事后只做了系统改进;而一些企业似乎只是忙着看热闹,趁机以各种段子、文案来自我标榜,而没有推人及己回去做功课、打补丁。企业应对安全风险的做法参差不齐,加剧了人们对网络安全形势的担忧。

  互联网企业是互联网+风口上最活跃的因素,但能飞多远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经过烧钱大战、跑马圈地获得用户之后,如何在提供服务完成交易的同时,有效维护信息安全,这关乎互联网企业未来的生存。如果仅满足于迈过监管的最低门槛,满足于靠免责条款逃避信息安全责任,这样的企业在大数据时代恐怕很难留住用户。

  从伊朗核电站遭遇病毒攻击,到震惊世界的棱镜门事件,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安全不仅关乎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更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从个人、企业到国家都是互联网的使用者,也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保障共同的安全而努力。比如,个人可以培养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企业可以增加安全技术投入,而国家则需要加快实施网络安全战略。由互联网+带来的问题,最终要靠互联网+的方式、群策群力去解决。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个人生活、企业生产、社会运行都将与互联网+深度捆绑。在一次次宕机事件之后,应亡羊补牢、筑牢安全屏障。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0531/2843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