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三农 >三农资讯 > 来自田间的报告

来自田间的报告

记者 闫平安

527,记者在遂平县文城乡魏湾村种田大户魏磊的600亩连片小麦田块里发现,使用骨粉高钙肥的小麦比邻近麦田明显长势茁壮、根茎发达、穗大、籽粒更饱满、千粒重提高、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增强(同样的小麦品种施不同的肥)。魏磊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每亩小麦按照常规施肥,减少用量20%,混和搅拌小麦底肥或撒施1袋高钙肥(10公斤),每亩增加的50元高钙肥,减去节约的20%20元左右(每亩需要200元左右大肥料),施肥后土壤松软,解除了土地重茬病害和虫害,减少了购买农药和打药人工成本费用15元左右,每亩增产保守说也有150多公斤,可以增收300元左右。

驿城区刘阁街道办事处姜岗村老陈的8亩地盐碱严重,今年4亩地施用骨粉高钙肥后小麦长势旺盛,另外4亩相差甚远。西平县的王爱玲种花生300亩、小麦250亩,花生、小麦高产在望,今年计划把鑫源合作社1200亩地都用上。上蔡县种地大户张峰去年在100亩玉米、50亩花生田施用骨粉高钙肥实现亩增产150公斤,今年200亩小麦丰收已成定局。

525527,记者在驿城区、遂平县、西平县、上蔡县实地采访,发现施用骨粉高钙肥的田块庄稼长势喜人,农户评价很好。

近年来,农民对土地加量投入化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结果造成了耕地大面积普遍板结,酸化而缺钙,有机质、中微量元素消耗殆尽,农作物根系发育不良,早衰、得病的现象司空见惯。土地被化肥喂瘦了、喂病了,增肥不增收。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国家和农业专家的高度重视。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但目前存在化肥严重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带来了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为提高肥料利用率,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15年起,国家农业部制订《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实现肥料、农药零增长限制政策,提倡大力发展生物菌肥。目前,我国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不足40%。其中,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为50%左右,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为35%左右。施肥结构不平衡,重化肥、轻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轻中微量元素肥料,重氮肥、轻磷钾肥“三重三轻”问题突出。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张志辉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研发环保绿色的生物菌肥等政策号召,历经10多年刻苦钻研,于2013227取得了“骨粉高钙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该产品含农作物所需的全部微量元素、有机质、氨基酸等成分,能活化土壤,补充全部微量元素,抗旱耐涝,有效减少化肥用量,减少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的环境及农产品污染。通过驻马店市波尔森农资有限公司2年来在驻马店市各县区及周边20多个县市100个试点1万多亩农田的试验推广,骨粉高钙肥能打破土壤板结(消除和抑制土壤因过量使用化肥产生的硝酸盐、亚硝酸盐),促使农作物根系发达深扎并增强抗倒伏能力,减少生长期病虫害,提高农作物千粒重,籽粒饱满且结果多,提高肥效功能明显,每亩只要10公斤,减少大化肥用量10公斤以上。

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金色的麦浪中,群众喜悦的笑脸见证着一个骨粉高钙肥品牌的成长。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0601/2843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