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为政以德 施德于民

为政以德 施德于民

胡殿文

 

为政以德,廉洁从政,施德于民是新时期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把严以修身放在首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古代丰富的廉政文化遗产,为我们提供了廉政建设的的力量源泉。孔子谈到的仁者,爱人也。就是要有爱人之心,向善之心。孟子认为恻隐之心就是善心,其本质就是爱心和内在固有的同情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在这里,恻隐之心在于施善,就是动之以情,劝人向善。羞恶之心在于知耻,就是启发人们的羞耻心,这是德治的根本。

 古人说:“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有德,是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无德,是无信,是卑鄙,是自灭。我们致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秩序规范的经济,更是一种道德高尚的经济。我们现在最缺的资源,不是有形的物质,而是无形的道德。当前,在加强道德建设方面,我们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对信念与实惠,奉献与索取,向前看与向钱看,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等问题,许多人认识模糊,是非不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滋长蔓延,有的人见义不为、见死不救、为富不仁,有的人重金钱重实惠而轻名誉轻人格,有的地方假冒伪劣商品和社会丑恶现象泛滥严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最根本的就是荣辱观缺失,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蔓延,对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了冲击,损害了社会风气,也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道德是自身的一种修养,不可能从别人那里取来,应该是严以修身、廉洁从政。明朝的徐祯稷在《耻言》中说, 喻人而人不喻,其故有二: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 开导人家,人家却不听开导,其中的原因有两条:自身不端正,不足以使人信服;言语不诚实,不能够使人感动。列宁说,吹牛撒谎是道义上的灭亡,它势必引向政治上的灭亡。从策略上考量,你可以真话不全说,但说的必定是真话,你的决策必须可信可行。目前出现的“四拍干部”——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不仅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贻误发展良机,失信于民,社会危害极大。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0611/2866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