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从“陪跪”看执法困局

从“陪跪”看执法困局

□胡殿文

 

这些年,执法者陪跪的热点新闻不断被传播。“城管与摊贩互跪” “交警与摊贩互跪”的照片在网上的疯传,引发网友热议。

828日,邯郸街头上演了交警和市民对跪的反常态一幕,随即在微信、微博上被广泛转发、热议。事情的缘由很简单,即司机涉嫌酒驾,其母亲怕儿子被处罚,向交警下跪求情,交警看到该女士情绪激动,所以也跪下来解释酒驾危害。

831日晚,鹤壁城管对占道经营的流动商贩进行清理,正要对一商贩的推车进行暂扣时,商贩给城管下跪,请求放车,城管人员也屈膝向对方跪了下去……

其实,执法者“陪跪”的事情早已有之,应该不算是什么新闻,看得多了,感觉是旧闻播报。20133月,武汉汉口老城区一小商贩日前因违规占道经营被城管没收摊车。为讨回摊车,商贩当街向城管下跪。不料,城管执法队员与商贩对跪。这一幕被曝光后引发热议。

摊贩为要回谋生工具而跪,城管因尊重摊贩而跪。在城市的大街上,对跪的行为让风景变样,让良心未泯者心痛。然而,到底是谁让他们对跪?是摊贩的车,是城管的良心,亦或是其他?有人说,只要活着,就是人最大的幸福。摊贩为了活着而占道经营,城管为了活着管理市容市貌,难道是为了活着而让他们对跪?可是,对跪的一幕,让他们的尊严受损。然而,活着与尊严之间,到底谁更重要?

网友们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张三说,这一跪体现了人性化的执法态度,执法者形象高大;李四称头顶警帽制服,下跪有失法律尊严。常言道“男儿膝下有黄金”,说的是做人行事要有底线。下跪,常常意味着对个人尊严的辱没。有高论说,无论什么原因,无论是谁,都不应该向对方下跪,作为法律化身的交警,更不应该向被执法者下跪。

王五认为,问题出在媒体和公共知识分子身上,似乎只有用下跪执法才能防止谣言。因而它一旦发生并进入公众的视野,就容易引发争议,被人们以各种情感和方式解读。执法者当时如果没有那一跪,围观者就会说你没有人性,而网上的围观者更是不依不饶,做出更多的解读。舆论的压力让你疲惫不堪。有人出来和稀泥,面带微笑地说,“摊贩和城管都不容易,希望能多点体谅”。而更多网友则表示,这位城管在执法过程中,为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能采取这种办法,低头下跪,确实让人很感动。虽然无奈,但不乏人情味。

到底是谁让摊贩与城管对跪?到底该不该跪?执法者体现的是人性化还是作秀?谁能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于是,某地的公务员招考中,对跪成了考题。标准表述是,对跪反映了城市公共管理的深层尴尬。一方面,老百姓要吃饭;另一方面,城市要秩序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商贩与城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其问题的症结在于:一方是迫于生存压力,另一方则因城市管理职责所系。面对下跪的摊贩,城管怕引起误会而不得不以下跪应之,从一个侧面凸显城市管理思维、办法、手段,有陷入逼仄胡同的危险。我们常说,管理的终极目标,一定能游离于以人为本之外。这个“人本”,既应体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也当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更优的经营环境。然而如何在规范城市秩序与保障商贩最基本的谋生权利之间求得平衡,这不仅需要有关部门的城市管理智慧,更须呼唤民生情怀的回归。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0902/3030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