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评论 评论:劳动演绎出彩人生

评论:劳动演绎出彩人生

郭向前

 “必须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428

劳动是生存的本能,劳动是生活的基础,劳动也是出彩人生的唯一途径。唯有劳动者才有可能实现心中梦想,找到奋斗目标,创造成功未来。

张全收顺势而为成立人力资源开发公司,成就了“农民工司令”美誉。张银良呕心沥血为全市残疾人谋福祉,开创了驻马店市残疾人事业迈入全省、全国先进行列的先河。“夏南牛之父”祁兴磊与他的团队历经近20年执着攻关,“创造”出中国第一个肉牛新品种——夏南牛,书写出一部关于牛的神话。

不同的岗位,同样的精神,鼓舞着一代代驻马店人奋发有为。在他们身上,对事业的“痴”、对工作的“狂”、对得失的“傻”交织在一起,展现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取得的成绩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人生要出彩,唯有靠劳动。

当下,人人向往过上幸福生活,成就出彩人生。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绝大多数人都选择通过辛勤劳动获得成就。

但也有一些人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侵蚀,养成贪吃懒做、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投机取巧、坐享其成等错误观念。只贪图享受,不珍惜劳动岗位,对“劳动”二字越来越陌生,偏离越来越远,失落越来越大。

一些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眼高手低,只想“随随便便成功”,不想辛苦劳动,心想成就伟业,梦想创业成功,变成精英人士,分享精彩创业故事,结果什么都想干、什么都干不好。

一些人好逸恶劳,学习缺乏毅力,不愿意做扎实的基础工作,生活缺乏意志,心理十分脆弱,工作中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抱怨命运不公,生命不济,甚至做出过激行为。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和行动背离了“劳动光荣”主题。因此,全社会都应该给生在温室中、长在庇护下、缺少“劳动光荣”理念的人补上精神之钙。

为什么现在许多人缺乏吃苦精神,不愿艰苦奋斗?一是家庭教育忽视了对劳动光荣意识的培育,重视了智育轻视了德育,滋生了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气;二是现实生活的影射,当下,讲形象,好排场、丢失了传统,形成了拈轻怕重,贪图安逸的价值观,吃苦耐劳成了“傻”;三是文化氛围的缺失,书报、杂志、网络、影视作品,大肆炒作不当行为,助长了从众心理。殊不知人类社会的一切进步,包括科技的发展,本身就是劳动的结果。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热爱劳动,“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通过劳动,我们能学会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坚强不屈,而且能够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学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对生活多一些感恩,少一些抱怨。

“一勤天下无难事。”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驻马店儿女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实干成就梦想,是每一个怀揣“中国梦”的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让我们弘扬热爱劳动这一传统美德,热爱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汗水与智慧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文章来源:http://www.zmdnews.cn/2015/0915/305600.shtml